-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题答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答辩 盐对非水体系微观结构的影响 答辩人:王 琦 指导老师:吴晓静 项目组成员:邹文平、陈丁丁、陈曦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利用分子光谱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研究盐(CaCl2、LiCl、Ca(NO3)2等与甲醇、乙醇/DMF构成的溶液体系,并通过其光谱变化规律,得到溶液光谱改变的实质及作用机理。 课题简介 在光谱实验条件下,分别对LiCl、CaCl2和Ca(NO3)2/甲醇溶液体系进行分子荧光的光谱测定, 实验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下图。 ? 浓度相近的氯化钙和氯化锂溶液荧光光谱图 说明金属阳离子与甲醇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原溶液中存在的氢键被破坏,游离出更多的甲醇单体。 氯化钙和氯化锂溶液分别减去纯溶剂得到的差示光谱图 为了更好地了解LiCl、CaCl2对相同溶剂体系的作用,对上图进行差减得到下图。 说明Ca2+比Li+更容易与溶剂发生溶剂化作用,导致溶剂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破坏原有溶剂的结构。 为了了解阴离子对混合溶剂的作用,分别选择CaCl2、Ca(NO3)2与混合溶剂组成目标溶液, 进行荧光光谱的测定,结果见下图。 浓度相近的氯化钙和硝酸钙溶液荧光光谱图 加入Ca(NO3)2之后,在285~400nm之间原有具有荧光属性的物质消失,这可能是由于NO3-使混合溶剂荧光发生猝灭,同时在410nm出现了一个强度较大的新峰,说明溶液体系出现了新的具有荧光属性的物质,此时的双溶剂溶液中的荧光效率不如CaCl2双溶剂溶液。 为了更好地了解Ca(NO3)2、CaCl2对相同混合溶剂体系的作用,对上图进行差减得到下图。 氯化钙和硝酸钙溶液分别减去纯溶剂得到的差示光谱图 在381~450nm范围内出现正值,其最大值出现在410nm处是因为大量的乙醇和NO3- 发生溶剂化,游离出更多的CH3OH以及(CH3OH)n和Ca2+形成具有荧光属性的团簇分子。 采用B3LYP方法在6-31G*基组下对盐-双溶剂体系可能存在的各种团簇分子进行优化, 同时考虑溶剂化效应,对溶液的模拟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部分优化结果 见下图。 (DMF)2CH3CH2OH [CaCl (CH3CH2OH)3]+ [Ca(DMF)4]2+ 加入盐之前,DMF/乙醇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之后在氢键一定程度上被破坏, 其多聚体构型逐步转化为低聚体。 团簇分子 E/eV λ/nm f 团簇分子 E/eV λ/nm f (DMF)2A 6.41 193 0.0013 [Cl(A)3]- 9.98 124 0.1541 DMF(A)2 6.58 188 0.0012 [Cl(DMF) (A)3]- 7.31 169 0.0395 A3 10.8 114 0.0111 [Cl(DMF)3]- 6.31 196 0.0019 (DMF)3 6.41 193 0.0041 [Ca(A)4]2+ 9.43 131 0.0085 A4 10.97 113 0.0007 [Ca(DMF) (A)3]2+ 7.74 160 0.0016 (DMF)4 6.36 195 0.0016 [Ca(DMF)4]2+ 7.44 166 0.0016 [CaCl(A)3]+ 7.30 170 0.0572 [CaNO3(A)4]+ 4.83 256 0 [CaCl(DMF) (A)3]+ 7.22 171 0.0013 [CaNO3(DMF)3A]+ 5.11 242 0 [CaCl(DMF)3]+ 7.40 168 0.0002 [CaNO3(DMF)3]+ 4.91 252 0 [NO3(A)3]- 5.33 232 0 [LiCl(A)3] 8.20 151 0.1565 [NO3(DMF) (A)3]- 5.30 234 0 [LiCl(DMF) (A)3] 6.83 181 0.0012 [NO3(DMF)3]- 5.28 235 0 [LiCl(DMF)3] 6.80 182 0.0001 [LiNO3(A)4] 5.09 243 0 [Li (A)4]+ 9.85 126 0.0023 [LiNO3(DMF)3] 5.10 240 0 [Li(DMF) (A)3]+ 6.92 179 0.0011 [LiNO3(DMF)A3] 5.00 247 0 [Li (DMF)4]+ 6.91 179 0.0001 表:用TD—B3LYP计算得到的各种团簇构型的吸收波长和震荡强度 表中A代表CH3CH2OH。 对优化得到的可能团簇构型采用TD-B3LYP/6-31G*方法进行激发能计算,得出各种团簇构型 的吸收波长和震荡强度,见下表。 为了进一步确定荧光团簇分子的结构存在的可能性,采用DFT算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 对分子结构的热力学常数进行计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