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节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句法结构分析办括句法结构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 语义分析包括语义角色分析、语义指向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 一、语义角色 (一)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句法结构中,即凡是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中,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关系——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句法关系是指诸如主语与谓语的关系、述语与宾语的关系、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等。 语义关系是指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联系,诸如施事与动作的关系、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相同的句法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关系,相同的语义关系可以由不同的句法关系来表示。 例句 句法关系 语义关系 张三走了 主谓关系 施事-动作 西瓜吃了 主谓关系 受事-动作 喝啤酒了 述宾关系 动作-受事 啤酒喝了 主谓关系 动作-受事 句法关系相同,语义关系未必相同;反之亦然。 (二)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 1.格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J.Fillmore)首先提出了“格”(case)这个概念。 1966年,发表了《关于现代的格理论》(Toward a Morden Theory of Case)。 1968年,发表了《“格”辨》(The Case for Case)。 1971年,发表了《格语法的一些问题》(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 1977年,发表了《再论〈 “格”辨〉》(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 他创立了系统的格语法理论。其中的“格”与传统语言学中的“格”不同。传统语言学中的“格”指某些屈折语中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这些词在句子结构中与其他词语的关系。如俄语有六个格——主格、 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德语有四个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这些格称为“句法格”。菲尔墨所说的“格”式指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关系,形式标志是介词或语序。 “格”语法理论进入中国以后,一些研究者根据汉语的特点,把“格语法”改为“格关系”,并对汉语的格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二)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名词性词语担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 1.施事: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可由介词“被”(叫、让、给、由、归)等引进。 大家都拥出了教室。 路障被工人搬走了。 物业的事归她管。 2.受事: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也可由介词“把”(将)引进。 黄黄一天吃三个包包。 孩子们踩死了许多蚂蚁。 他把书还回去了。 我把这些字擦掉了。 3.系事:指联系动词联接的对象。(系事是性状的系属者,是性状动词所描写的对象。与施事相比,系事不具有施动能力。) 你们是大学生。 他成为一代优秀学人。 这种款式很流行。 鲁迅姓周。 小王病了。 4.与事: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也可用介词“给”、“为”、“对”等引进。 小刘送我一本书。 老人把手艺传给了年青人。 他们热情地为群众服务。 小王跟老师商量过这件事。 5.结果(成事):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句子语义结构中因施事者的动作行为所产生或引发出的新事物或新现象,是因施事者的动作行为而形成或达成的新客体)。 他写了一篇论文。 他正在砌墙。 鱼塘还没挖好。 青藤又在墙上织成了一面网。 6.工具: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也可用介词“用(拿)”引进。 小李用头撞开了门。 爸爸要抽烟斗。 民工们正在填土。 这个女孩总照镜子。 小王用受伤的手敬了一个军礼。 你吃大碗,我吃小碗。 7.方式: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可用介词“以(用)”引进。 他用草书写对联。 她老用假声唱歌。 教授用新的方法提炼出晶体。 这个学生高声朗读了他的作文。 打长途 邮挂号 8.处所: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起点或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存现句的主语都是处所语义成分。 墙上挂着一串串藤萝。 老板从墙上取下照片。 我们到北京再讨论吧。 记者被带进地下室。 他从谷底往上看了一眼。 9.时间: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欢度国庆节。 夜班我来执。 我们于200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 三点钟我就在这儿等你了。 10.目的:指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可用介词“为(为了)”引进。 为了家人的健康,他不再吸烟了。 王经理亲自去跑原材料了。 你再给我们活动一张门票吧。 11.原因: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用“因为(由于)”引进。 工作后他一直愁房子的事儿。 他非常着急评职称的事儿。 老王又在操心二字的婚事。 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词组中名词的语义角色。 拍灰尘 拍衣服 12.材料:动作行为所使用的材料、耗费的物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SELinux强制访问控制的进程权限控制技术研究及实现.pdf
- VOD系统EPG服务器研究及实现.pdf
- 使用文本文件进行数据存取技巧总结.doc
- 经教育部批准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名单.doc
- 基于FPGA高速AD采样设计.pdf
- 第4章 SQL语言与视图与查询.ppt
- 第6篇:传输层协议.ppt
- sqlserver调用OPENROWSET 方法.docx
- C# 第8节 图形图像处理.ppt
- 要做会“讲故事”产品.pdf
- 2025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最新.docx
- 2025年吉林省临江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最新.docx
- 2024年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4年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最新.docx
- 2024年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推荐.docx
- 2024年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最新.docx
- 2024年江西省宜春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4年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推荐.docx
- 最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样本 .pdf
- 2025年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