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播新闻节目编辑
三、选择稿件----新闻价值 时效性:正在发生、刚刚结束的事件。 重要性:内容与听众的关系、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公众性:公益使命----社会和大众的利益。 新鲜性和显著性:内容有新意 人物、地点、时间有显著意义。 广泛性:与大众生活、情绪息息相关 可听性:真实、有趣、知识、平等、亲和。 政治性:国内国际形势、时代变化。 网友晒最牛中秋福利:单位帮还房贷还帮谈恋爱 除了年终岁尾的“红包”,中秋福利也开始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情感成本,在每年的九十月份发至员工手中。很多人对中秋福利也产生了攀比心理:不管自家福利好不好,都喜欢议论一下别家企业发了些什么。在一番骄傲、调侃和抱怨之后,大家普遍会付之一笑,分头将福利搬回家享受假期。 最幸运:帮还房贷?赞助谈恋爱 这两日网上最火的中秋福利“晒单照”,无疑要属某网友晒出的“幸运福利”机会——这家企业的员工在各有一张月饼票之外,还可以用“扔东西”的方式来赢得额外奖励。 公司准备了七个桶,按远近难易区别,分别设置为“代还房贷”“QQ一辆”“恋爱基金”“子女教育金”“带薪休假”等,扔中哪个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福利。 其中,一等奖为价值4万元的QQ轿车,以及“除公积金外公司贴补一年”的房贷钱。对此,网友纷纷留言“求公司名称及完整招聘列表”。 从企业类型来看,部分国企、银行、业绩很好的小公司中秋福利更为丰厚。 沈阳一位银行职员透露,她们去年中秋和国庆的福利是千余元的购物卡,这在业内还是保守的水平。 一些外企因为没有过中秋的传统,中秋福利普遍不及圣诞多。但其中也有个例,某法国婴幼儿服饰品牌广州分公司的中秋福利成为继“还房贷”这家公司后第二豪华的晒单,包括“根据级别每人3000~6000元过节费;iPhone4s一部;月饼券两张;水果礼盒卡一张;非本地的员工,往返机票火车票节后报销。 最无奈:老板给我两只玩具狗 与上述引起网友普遍叫好的福利相比,不少员工拿到的中秋福利令人哭笑不得。 网友“胖饼儿”表示:“中午回来座位上放着一个大列巴和一大袋红肠……这回中秋节的福利咋那么怪呢?秘书说下周还发哈密瓜……”而网友“妹汁素尤嗨33333”在微博中晒出了两只包装在塑料膜中、一脸无辜的玩具狗,文字则是“我怀疑这是老板抽奖抽中的……” 记者9月20日调查了沈阳12家企业,发现月饼、葡萄、购物卡仍是中秋福利的“标配”。企业福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物福利,包括米、面、油、水果等;另一种是现金福利,包括现金、购物卡、兑换券等。 一家小型面包店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每人发了5斤自制月饼。“好处是,我们是亲眼看着它做出来的”。 一家设计类企业的员工表示,他们中秋的福利是几本书。对于这个略显专业的福利,一些员工笑称:“过节还不忘让我们提高专业素养。” 某高校老师的中秋福利则是一桶从未听过的品牌色拉油、一盒没有保质期的月饼和一袋5斤装的大米。“一些老师在搬大米回家的时候,米袋的底儿还突然爆裂了,大米撒了一地!” 贫困生信息公示过细涉侵犯隐私 受捐者称伤害尊严 中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他们帮助我,我十分感激,但是把信息公布得这么细,让我感觉自己被曝光了一样,隐私都泄露了。我接受不了。”,安徽贫困生小吴这样说。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扶贫办开展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行动,在当地政府网站公布了接受资助的三百多名贫困学生名单和相关信息,公示内容涵盖了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就读学校、入学时间、资助金额、家长姓名,甚至还有银行卡号、手机号等。对此,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公示受助学生名单是按规定进行的,但也承认公布了太多信息,确实不妥,将修改后重新公示。 纵横点评:公示获得助学金的学生信息,本是符合程序的磊落之举,体现捐助的公开与透明。只是如此公示,将学生过多过细的个人资料合盘托出,势必会给当事人造成不可预知的困扰,甚至伤害到受捐助者的尊严。扶贫助学,贵在关键时刻扶一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贫困学子更有尊严的继续求学,进而自强自立,不正是慈善的应有之义吗? 导读:学生考察,旅行社操办,到底是考察还是旅游?自愿考察,却要计算学分,到底是自愿还是强迫?缴纳考察费,学校却趁机盈利,到底该不该?本期关注:无奈的毕业考察。 中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近日我们接到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学生打来的投诉电话,他们说,今年就要毕业了,学校又突然通知要缴纳一笔叫做毕业“考察”的费用,而且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毕业“考察”,2000多元的“考察”费也是必须要缴纳的,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这种做法表示不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