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屑描述学习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屑描述 一、鉴别方法: 采用面积百分比法或定量百分比法估计百分比。 在描述台上按顺序摊开十来包或几十包砂样,从宏观上找出颜色、岩性、含油情况有明显变化的界限,为下一步细描划出大的轮廓。如岩屑十分混杂,界限不明显,则要参考钻时或其它资料粗划分层界限。分原则:新成分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层的开始。岩屑百分比的增加标志该层的持续;岩屑百分比的减少,说明该层的结束。在大套单一岩性中,颜色、结构或含油性有变化者也应分层描述。厚度小于0.5的标准层、标志层、特殊岩性和含油显示层应分层描述。同一包岩屑中同时出现两种新成分,其中一种比另一种明显地多,分层时只定多的一种,而将少的一种当作夹层处理。分哪怕数量很少也应该分层定名,7、成份复杂,成份多种,不是岩屑失真,就是砾石杂岩层,依具体情况分析。 8、成份重复出现,若肯定不是掉块,就是出现了与上部地层岩性相近的新岩层。 9、同一包岩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近的岩性,且含量接近,下一包又同时减少出现另外的新岩屑,则不能定为互层,只能各定一半。 10、两种旧成份,以百分比增加的岩性定名。 11、对易碎、易散、易溶解的岩性,如石膏、可塑性泥页岩、沥青、煤、盐岩等,可参考钻时、氯根含量、钻进液性能,借助邻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划分。 (三)、真假岩屑的判断 1、假岩屑A. 色调模糊,形态大而圆,局部有微曲面的岩屑往往是上部地层在井内经较长时间冲刷、磨损,超迟到时间返出井口的残留岩屑。B. 棱角明显,但个体较大的岩屑往往是上部井壁垮塌的碎块。C. 上包已出现过,本包百分比减少的岩屑,是上部地层的延续岩屑。D. 岩性与钻时明显不符的岩屑。E. 根据区域地质情况或岩性组合关系在本段地层不可能出现的岩性。2、真岩屑A. 色调新鲜,个体小,呈片状或棱角状,带锐利边缘,数量较多,在整包岩屑中成为主体的岩屑,往往是灰岩、白云岩、深层纯泥岩的真岩屑。B. 数量较多,个体圆,甚至呈散粒状,往往是低钻时的疏松砂岩的真岩屑。C. 大量出现的圆豆状灰色泥岩岩屑往往是沙三段灰质泥岩的真岩屑。D. 上包有,但本包百分比明显增加的岩屑。E. 泥浆初切力高时,较大的带棱角的、色调新鲜的岩屑往往也是真岩屑。以上是判断真假岩屑几条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钻时、泥浆性能等其他各项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宏观上发现的新成分的界限,往往数量已经很多,还需向上追踪新的成分刚开始出现时的顶界~50%,应加入定名。如:泥质细砂岩; c、特别矿物:如海绿石、铜等,也应参加定名。如:含铜砂岩; d、岩屑砂岩中,某一种单一岩屑含量75%时,应将岩屑名称加入定名。如:玄武岩质岩屑砂岩、安山岩质岩屑砂岩。 e、该砾岩或砂岩由三种粒级组成,各粒级含量都25%而50时,称不等粒砂(砾)岩,若一种粒级25%,另二种粒级都25%而50%时,两种占上风的粒级加入定名,多者后排。如:砂岩细砂级占35%,中砂级占20%,粉砂级占45%,称为细~粉砂岩。 碎屑岩粒级分类表 岩石分类 主要颗粒直径(mm) 砾 巨砾 1000.00 粗砾 1000.00~100.00 中砾 100.00~10.00 细砾 10.00~5.00 小砾 5.00~1.00 砂 粗砂 1.00~0.50 中砂 0.50~0.25 细砂 0.25~0.10 粉砂 粗粉砂 0.10~0.01 0.10~0.05 细粉砂 0.05~0.01 粘土 0.01 2、磨圆及分选 ①、颗粒外形:根据岩石颗粒磨蚀圆化水平可分为四级:a、棱角状:棱角显明,b、次棱角状:全体棱角显著;c、次圆状:局部磨圆良好;d、圆状:磨圆良好。 ②、 颗粒分选程度分为三级: a、分选好:某一粒级含量75%; b、分选中等:某一粒级含量为50~75%; c、分选差:两种以上粒级含量都50%。 3、胶结物、胶结类型及程度 ①. 胶结成份: 常见的有泥质(粘土质)、灰质、云质、铁质、硅质、石膏质等。一般可用简易试验鉴定。 如有2种以上的胶结物,联合参加命名,按先少后多顺序排列,如:灰泥质胶结。 ②. 胶结类型及程度 胶结类型可分为基底式、空地空闲式、接触式及过渡类型,大都须要在显微镜下断定。现场可判定胶结程度,一般可分为四级: a、疏松:多为泥质胶结,且胶结物含量少,长呈散粒状; b、疏松:一般为泥质(粘土质),岩石易捻碎。 c、较疏松:胶结物含量较多,主为泥质,拌有少量灰质胶结,岩石可以用手捻成颗粒状,但较坚硬。 d、致密:胶结物含量较多,多为灰质、白云质、铁质或硅质胶结,岩石不能用手捻成颗粒。 4、硬度: a、软:可用指甲可刻动; b、较硬:用小刀可刻动; c、硬:用小刀使劲才可刻动。 5、可塑性: a、好:吸水后能揉成细条而不易断裂。 b、中等:吸水后可揉成条而易断裂。 c、差:吸水后不能揉成细条。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