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
《教育心理学》复习;目录;第一章 绪论;2.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教育心理学汲取了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地充实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0年代,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
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剖也进入教育心理学的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的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如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p320)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p320)
格式塔的顿悟(p322)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p322)等
虽行为主义的范式占统治地位,但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的学科。
;3.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范式转向认知范式。
加涅区分了不同的学习类型及各类型学习的内外部条件(p318)。
奥苏伯尔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条件和机制(p318;p323)。
布鲁纳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p111;学科结构课程主义课程论的倡导者;重视内容结构;螺旋式的课程构成)。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围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
4.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小,特别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间出现了相互吸引、相互补充的局面。
布鲁纳对这一阶段的总结,认为研究内容有以下特点:
1)主动性,强调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从个体内部强调知识的获得和建构,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
3)合作性,强调共享教学中的人类资源,重视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和同伴辅导等;
4)社会文化性,强调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 ;(二)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868年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卡普切列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30年代维果斯基提出了文化发展论(p312)和内化说(p322)。
1960年代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p289)。
巴甫洛夫的联想反射理论(p319)。
列昂节夫等的学习活动理论。
(三)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教学心理学兴起
1969年加涅提出教学心理学的概念。
2)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3)关注策略教学和元认知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教、更有效地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主要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调查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问卷法、个案分析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4.质的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
(要求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优缺点,具体在教育科研方法中还有详细论述);主要方法;知识补充:
行动研究的大致环节:
①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
②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 ;
③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中汲取经验教训,包括他们的目标、程序以及遇到的问题等;
④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 ;
⑤选择研究程序 ;
⑥选择评价方法 ;
⑦实施,这包括展开教学、收集资料、监视评价、反馈改进、资料的分类分析等;
⑧资料解释、推论和课题的评价。;第一讲 绪论 小结;绪论重点知识;测试巩固;6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7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8 人为地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使一定的心理现象产生,从而探索心理现象的活动规律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质的研究
9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提倡结构课程主义课程论的是( )
A 布鲁纳 B 加涅 C 奥苏贝尔 D 罗杰斯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范式转向认知范式是在心理学发展的( )阶段。
A.开创
B.发展
c.成熟
D.完善
;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pptx VIP
- GB_T 5338.4-2023 系列1集装箱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无压干散货集装箱.docx
-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应用.pptx VIP
- 重点学生跟踪教育档案.docx VIP
- GB 19522-2024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pdf VIP
- 个人简历模板完整版(精选30套) .pdf VIP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0年版).pdf VIP
- 南方电网设备技术规范书-架空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通用部分).doc VIP
- 戴德梁行酒店式公寓服务规范(麦子整理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7排水管道出水口图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