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回家看看PPT
关于“常回家看看·入法”问卷调查 根据“毛概”老师的要求,我组选择“常回家看看”为主题,并对此课题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很短,希望大家认真填写。 1、 你对“常回家看看”入法这条法律了解吗( ) A、了解 B、不太了解 C、一点也不了解 1.你对“常回家看看”入法这条法律了解吗( ) A、了解 B、不太了解 C、一点也不了解 2.你多长时间回家一次( )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3.你平时多长时间给家人打电话( ) A、从不 B、一周 C、两周 D、经常 4.如果给你一个三天小长假,你打算怎么过( ) A、回家和父母团聚 B、和朋友出去玩 C、自己一个人出去玩 D、上网,玩游戏 5.你支持“常回家看看”入法的理由是( ) A、立法的进步值得称道 B、老人维权更加深了一层保护 C、具有警示明理意义 D、其他 6.如果放假,你会选择什么假期回家( ) A、春节 B、国庆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7.你多久没回家了( ) A、一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半年 8.你认为当前阻止你回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A、路途远 B、工作忙 C、假期时间少 D、不想回家 9.看到别的家长到校看望同学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 A、无所谓 B、有些难过 C、想回家 D、非常难过 10.学校举办关于父母的系列活动,是怎样应对的( ) A、没意思 B、有冲动参加 C、积极参加 D、反感 组员:吕伟 房邵壮 赵思念 肖敏 陈静 张蒙蒙 杨冰冰 张国志 黄玉莲 赵桂林 “空巢老人”是指哪些群体? 什么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随着家庭逐渐小型化,许多农村家庭也正面临和城里人一样“一对夫妇供养4位老人”的现实,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养老已成为许多子女的不可承受之重。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和城乡间的流动,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乡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实现老有所养是中国农村的急切呼唤。 脆弱的“空巢” 杨彩凤,女,1945年生,河南省伊川县高山镇人。育有2女1儿,大女儿出嫁后自顾不暇,二女儿有些憨傻且患有癫痫病,近年来就一直在娘家生活了。20多年前,唯一的儿子到贵州打工,后来就在那里做了上门女婿,近10年也只回来过一两次,杨彩凤说:“往返的火车票太贵了,我告诉他,等你爸断气时你回来一趟就中了!” 佳新年,男,1943年生;老伴王兰香,1945年生。河南嵩县龙潭沟村人。现在,两位老人和孙女每月靠约200元的政府低保金维持生计。因老伴王兰香眼睛失明,什么也做不了了,种地、养牛等所有的农活和家务都要佳新年一个人来劳作。 樊云汉,男,1934年生,河南省孟津县小浪底乡东达宿村人。他生有1儿2女,儿子全家在上海打工。两个女儿均智障,其中一女死亡数年,另一女儿出嫁到外村。今年他开始享受低保,每月可领取72元低保金。 畅转运,男,66岁,河南省孟津县横水镇元庄村人,一生未娶,无儿无女。这两年,在村干部的动员下,畅转运断断续续进过养老院生活,但总是不久就出来了,“我不想住养老院,那里面老憋屈!”目前政府在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敬老院,但敬老收养范围仅限于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痴呆老人,而且服务落后,许多老人不愿其“圈养”式养老服务而“逃出”敬老院。 常回家看看 近日,我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 保障法》(草案)出炉,在“精神慰藉” 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 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 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