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与礼仪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体与礼仪4

《公共形体和社交礼仪》 第四篇 异曲同工的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一、我国少数民族礼仪简说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全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区约占全国面积的50%--60%,东北、西北、西南比较集中,多与汉族交错杂居。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两大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下面,我谨就那些分布较广、人数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之风情、民俗礼仪为大家做介绍。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内蒙古、东北地区,土地辽阔、肥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北部屏障。 目前,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六个。分别为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等。蒙古族则主要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内。满族、朝鲜族和蒙古族为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内主要的少数民族。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1、蒙古族 蒙古族在东北三省及青海和新疆等地。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北部的大草原上,大多从事畜牧业,他们的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日常礼仪与草原与牛羊息息相关。 礼貌礼仪 蒙古族的日常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及请安四种。 “敬古壶热”(鼻烟壶)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习俗。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婚姻礼仪 蒙古族的婚礼隆重而又独特,尤以鄂尔多斯草原的蒙古族传统婚礼更具特色。迎亲的队伍于傍晚时分启程,带着弓箭,食品和礼物及一只装满酒的小瓶子,骑着骏马前去迎亲。到达新娘家后,迎亲队伍要绕蒙古包转一圈并将哈达及一只剥好的小羊送给操办婚事的厨师。带来的弓箭则放在象征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旗杆下。婚礼上人们一边畅饮,一边对唱。到达婆家以后,新娘头上蒙的红纱巾要由婆婆揭下来。婆婆还要给新娘送礼并取个名字。然后,新娘要公婆及众宾客行磕头礼。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饮食习俗 日常生活中他们的传统食品分为白食(牛、羊、马的奶制品)和红食(牛、羊等牲畜的肉食品)两种,白食待客是最高的礼遇,因为在蒙古族的饮食习俗之一。 节庆 “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两个节目。“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日;“大年”叫查干萨勒,意为白色的新年。 另外,最为隆重的传统盛会与节日应数每年的七八月间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其中包括传统的射箭、赛马和摔跤等比赛。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2、满族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统治者统治中国达295年之久,因而该民族在我国历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该民族大部分居住在东北三省。 礼貌礼节 满族人极其注重礼节,讲礼貌。平日相见都要行请安礼。 其最隆重的礼节为抱见礼,即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均行此礼,以表示亲昵。家居内一般均设有“万字坑”。每家庭院的影壁后都立有一根四五米高的“索伦杆 ”,为每年祭祖时所用。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婚姻礼仪 满族的婚姻礼仪有其自己的特点。定亲时,男方要请媒人到女方家,三次后,才能知道婚姻能否成功,而且每次都要带一瓶酒。结婚典礼时,送亲车和接亲车中途相遇时,要举行换车仪式。新娘过门先不进房,而是在预先搭好的帐篷里坐一会儿,谓之“坐帐”或“坐福”。晚间,新娘和新郎要手挽手绕着放有酒盅和酒壶的桌子转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的一对蜡烛彻夜不息。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饮食习俗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的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与汉族有些相似,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但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悖”,农历除夕时,要吃手扒肉等等。满族人忌吃狗肉,也不戴狗皮帽子。这源于“义狗救主”。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3、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居住在东三省,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少量散居全国各地。 礼貌礼节 朝鲜族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优良传统。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都以照顾体贴老人为荣。对长辈用尊称,遇到长辈要请安让路。吃饭时要给长辈先盛饭,并给长辈摆单人桌。在长辈面前不能喝酒、抽烟。还有专门为老年人设立的节日。在日常生活中,朝鲜族人初次见面要双膝跪席,双臂按膝,稍俯上身,通报姓名,同辈人可互相握手。 二、内蒙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 婚姻礼仪 朝鲜族的婚姻礼仪很有特色。男女结婚前要分别准备礼妆和嫁妆。传统婚礼要举行两次,新郎骑马到新娘家举行婚礼叫新郎婚礼,新娘坐轿到新郎家后举行的婚礼叫新娘婚礼。 饮食习俗 冷面、打糕、泡菜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