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素材 苏教版必修1概念.doc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素材 苏教版必修1概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备课资源 链接 一、氯气的生产原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观看关于“浩瀚的大海”“海水晒盐”“氯气的用途”的图片或录像。 学生观看图片、录像片段,知道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化钠,氯气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进而产生“人类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生产氯气的”问题。 请同学们观看氯碱工厂生产氯气的流程图或录像,或交流讨论参观氯碱工厂的收获,及在网上查阅到的氯碱工厂的生产原理。 学生观看图片、录像片段,产生“氯气的生产原理是什么?”“实验室如何按工业生产氯气的原理制备少量的氯气?”等问题。 与同学一道完成教材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实验内容包括:(1)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实验装置的连接。(2)接通直流电源进行电解。(3)检验倒扣在a导管上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4)观察b导管中气体的颜色。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实验中产生的问题,形成科学的结论。 1.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思考问题: (1)电解过程中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2)试管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3)如何检验倒扣在a导管上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 3.对电解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写出电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片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分析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学习反馈 1.钠与氯气的反应。 2.利用动画模拟氯原子、钠原子中的电子转移后的结构变化。 1.从微观角度分析、解释化合价为何出现变化。 2.你认为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本质是什么? 知识运用:画出反应前后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比较、分析总结。 1.学会用结构图分析反应原理。 2.了解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是外在表现,发生电子转移才是本质。 三、“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 “金属钠与水反应”是中学化学中体现和培养观察能力、由现象分析结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范例,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重要基础实验,对它的改进极为重要。教材介绍的“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可以使同学们很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但却无法收集到产生的氢气,怎样改进呢? 方法1:图1是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略作改进,在塑料瓶的橡皮塞口上加了一尖嘴管和固定一根大头针,钠块扎在大头针上,反应时向下压大头针,使Na块接触水面。反应后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 方法2: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将钠块用铝箔包好后再用铜网裹住(防止钠块浮起),置于倒扣的漏斗内,即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于点燃。 方法3: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时,将广口瓶中盛满水,在胶塞上固定一根大头针,将钠块扎在大头针上,迅速用胶塞塞住瓶口,产生的气体将水压入长颈漏斗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即可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 方法4:图4的原理类同于图3,将广口瓶中盛满水,取一小块钠,将其插在大头针上,在注射器中吸入1~2 mL酚酞。实验时,把止水夹打开,把插有钠和注射器的橡皮塞迅速插入瓶口,并塞紧。钠与水剧烈反应,广口瓶中的水沿导管流入量筒。反应完毕,将注射器中的酚酞推入塑料瓶,溶液变红。更换50 mL注射器,抽取瓶内的气体。抽气后将注射器移近火焰,匀速推出气体,针头处立即燃起细长的火焰。 四、小苏打(NaHCO3)的应用 碳酸氢钠用作食品工业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以及用于纤维、橡胶工业等。同时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以及用于农业浸种等。食品工业中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疏松剂,用于生产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等,是汽水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可与明矾复合为碱性发酵粉;还可用作黄油保存剂。消防器材中用于生产酸碱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橡胶工业利用其与明矾、H发孔剂配合起均匀发孔的作用用于橡胶、海绵生产。冶金工业用作浇铸钢锭的助熔剂,机械工业用作铸钢(翻砂)砂型的成型助剂。印染工业用作染色印花的固色剂,酸碱缓冲剂,织物染整的后处理剂。染色中加入小苏打可以防止纱筒产生色花。医药工业用作制酸剂的原料。 五、教学片断 离子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酸、碱、盐溶液导电性实验进行分析,对电解质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电灯泡”的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演示实验】 在4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0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连接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设问】 观察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表明了什么?为什么? 【板书】 一、电解质的分类、概念 续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评述】 观察到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灯泡的亮度明显比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氨水实验时的亮度大,说明了当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