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生理心理新概要
0.077842 0.056493 0.133249 0.245492 0.074263 0.064372 0.154309 0.21673 0.070156 0.054908 0.155773 0.183745 0.081416 0.056921 0.165408 0.186553 0.077645 0.061238 0.14262 0.186327 0.079306 0.069543 0.132765 0.211841 0.073863 0.050912 0.133376 0.227671 0.071454 0.053171 0.160198 0.225223 0.080189 0.051035 0.174367 0.190398 0.075818 0.063277 0.146615 0.239848 0.080548 0.039717 0.164364 0.23352 0.095741 0.066117 0.143558 0.254941 0.081258 0.064316 0.154065 0.265452 0.077669 0.059136 0.152116 0.239472 0.073717 0.059875 0.13801 0.236828 0.087804 0.064177 0.154197 0.238682 0.077403 0.061062 0.143466 0.241285 0.069246 0.057221 0.161463 0.22676 A/D转换 人类工效学实验室,同济 原始肌电图: RMS值与时间的曲线: MVC%与时间的曲线: MVC%=RMS/MVC×100% 人类工效学实验室,同济 图1 三角肌MVC%与工作台高度的关系 人类工效学实验室,同济 脑力劳动负荷的评价Mental work load evaluation 劳动负荷及评价 (二)评价方法与指标 (2)主观评价方法 Brog量表 Cooper-Harper量表 观察方法 劳动负荷及评价 (三)作业能力 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称为作业能力。 1.体力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评价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的质和量来直接观察,或者测定劳动者的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来衡量,如握力、耐力、视运动反应时、手动频率、心率、血乳酸等。 2.脑力劳动作业能力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 体力劳动一般分三个时期: 工作入门期 高效稳定期 疲劳期 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 生产设备与工具 劳动组织 锻炼与联系 人类工效学 1950年英国科学家建立一个学会,首先使用了Ergonomics 这个术语。 1957年 Jastrzebowski 在波兰文出版物最早使用这个词汇。他把工效学定义为:“人劳动的科学”。是一门以最小的消耗,最大的满意来为个人和公众换取最大利益的科学。 1960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国际工效学协会。 中国198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 *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和健康 劳动生理学 人类工效学 劳动心理学 劳动生理学 劳动生理学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一、劳动能量代谢 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作业时候氧消耗的动态变化 劳动能量代谢与劳动强度分级 能量摄入与消耗 一、肌肉活动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和来源 (1) ATP-CP系列(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系列) ATP+H2O ADP+Pi+29.3kJ/mol/L CP+ADP Cr+ATP 在非常有利情况下,肌肉的作用率为30-35%,即ATP的化学能约1/3可转变为机械做功,其余的作为热而损失。 (2)需氧系列 维持肌肉持续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它们不断分解,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供给ATP的再合成,这一过程需要氧的参与才能进行。 (3)乳酸系列 大强度活动时,无氧糖酵解开始参与提供提供肌肉所需的ATP,同时产生大量的乳酸。 氧消耗动态变化-概念 ● 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一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 氧债(oxygen debt):氧需与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氧上限(maximum oxygen uptake):血液在一分钟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氧债及其补偿 能量代谢与劳动强度 中等强度作业 大强度作业 极大强度作业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1、神经系统 动力定型: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能提高该项作业能力的能动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动力定型 (dynamic sterot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