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千山教研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千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整合课观摩课多、实际应用少 学科教学本质的淡化 教学目标定位的不准确 信息技术手段的滥用 整合内容选择的不恰当性 教学设计的不恰当 技术实现上的一些缺陷 目 录 一、历史沿革 1994年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 1996年,以几何画板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的整合”的概念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 2000年10月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阐述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整合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智慧,传承优秀的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营造教与学的环境,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解决学科教与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各种各样困难,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阐述 观点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层次 科技在教学中有三个层次的应用 学计算机知识(Learning about Computer) 从计算机学知识(Learning from Computer) 用计算机学知识(Learning with Computer) 对应的信息教育分别是: 信息概论(Computer Literacy)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阐述 观点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教学结构 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阐述 观点3: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北师范大学解月光教授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 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 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阐述 观点4: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提出,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阐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传统的信息技术从只进行辅助教学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强调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强调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时,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在实施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时应考虑五个因素 要问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融入的教学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实施者与对象为谁? 教师本身应具有哪些信息素养?学生应具有哪些信息技术技能? 是何时进行(凡是与上课的内容有关的各种资料搜集或是课程资料的准备、课程内容的讨论等,都是可以进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时机。) 实施的地点为何?这些地点的软硬件设施是否可以支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教学中可以融入哪一类型的信息技术(What)?所能融入的信息技术类型与课程性质、教师及学生的信息素养、现有软硬件等均有密切关系。 四、对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的不同认识 教学中可以融入哪一类型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媒体观 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的媒体,提供教师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作者宋鲁郑旅法政治学者,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能赢》。关键.doc
- 使用Agilent B1500A 量测CNT FET及CNT SET - Keysight.PDF
- 体育活动与营养.ppt.ppt
- 使用在可扩展性标示语言之串流路径查询机制系统与方法.pdf
- 使用说明 - 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PDF
- 使用UniverFlashASA部署VMware的5大理由-紫光西部数据.PDF
- 使用台式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违禁药品:苯丙胺类药物 - Thermo Fisher ....PDF
- 例子(二)-澳洲的有袋类动物.ppt
- 例(单选):.DOC
- 住建部专家领导来三建考察调研 - 南通三建.PDF
- 2025至2030中国光伏电池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前景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数字电池分析仪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数字电池测试仪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榛子成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绩效管理系统软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服装铆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餐桌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医用车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霍尔效应感应IC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聚合物粘合剂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31∕T 918-2015 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植被生态重建技术要求.pdf VIP
- YM-WI-SMT-062 A0 松下 NPM-TT2 贴片机作业指导书.pdf VIP
- 《安培定则》专项练习.docx VIP
- 沥青供货方案及保障措施.docx VIP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VIP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速铁路四电接口预留施工要点样本.pdf VIP
- 沥青供货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通环(2018)8323 桥梁插板式声屏障安装图.pdf VIP
- YYT 1406.1-2016 医疗器械软件 第1部分:YYT 0316应用于医疗器械软件的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