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八法——献给热爱生命的人们.pdf

中医养生八法——献给热爱生命的人们.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八法——献给热爱生命的人们

525 中 医 养 生 八 法 献给热爱生命的人们 邓大学 安徽省卫生厅 合肥230001 导言 养生,又称摄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是保养、补养、摄养之意。养生就是调摄 生命、保持健康并达到长寿的意思。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始终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与追求的目标。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 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长寿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终其 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追求愈来愈强烈。 但是人们怎样实现健康,如何又能终其天年?惟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 关于养生之道,中医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多年前,中国最早也是最经典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以下简称 《内经)))就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在 《内经》经典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对养生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继承与创新,中医的 养生学日臻成熟与完善,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理论,博大而精深的内涵,独特而实用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和人民的长寿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世界保健康复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医认为,养生的实质就是要做到“形体不蔽、精神不散”。养生的核心是要“调和阴阳”;养生的原则是协调阴 阳、保阳益阴;坚固五脏、脾胃为本;畅通经络、调和气血;养生的途径是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 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本着以上的认识,现就中医的养生学方法择要介绍如下。 1情志调摄养生法 专心致志,保持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 人的精神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情志的表现形式多 神”,避免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 种多样,中医将人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优、思、悲、 则形劳”。要做到少思寡欲,须有赖于思想的纯正,克 恐、惊等7种表现,简称为 “七情”。七情的变化既可以 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提倡知足者常乐;在生活中,保 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又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能状 持达观的处世态度,避免无原则的纠纷。要做到心神 态,从而导致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因此,中医养生主张 宁静,须注意闭目定志,眼为心灵之窗,闭目养神有利 形、神俱养,首重养神。 于心静神凝。尤其在人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身心疲 1.1清静养神 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生命 劳的情况下,闭目养神片刻,往往能使人心平气和,思 存亡的根本。中医认为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但调 绪冷静,精神内守,坦然舒畅。清静养神的方法很多, 神摄生,首贵静养。《内经》说 “静则神藏,躁则神亡”。 这里主要介绍2种: 因此,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1.1.1气功练神法 气功养神的原理,在于通过排除 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 杂念,意守丹田(脐下1.5寸的气海穴)和调息人静的 无所逐。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清静则肉腆闭拒,虽有 方法,用意念引导“内气”沿一定的经络路线循行,以调 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有利于防病祛疾,促进健康;有 整阴阳,保全真气,健神强身。 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但是,清静养神的方法,并 气功分静功和动功。静功并非静止,乃是人体机 不是要人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也不是人为地过 能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即所谓 “外静内动”。 度地压抑思想或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而是主张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