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初中化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讲初中化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理论是指一组具有逻辑性的一般见解或主张,可用于解释某一现象的原理和原则,或是关于某一主题的一组原理和观点。 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 一、我国教学思想的起源 ◆产生:文字的出现和学校的产生,教学活动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 ◆我国教学思想的先哲:孔子、墨翟、孟轲、荀况、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夫之 ◆社会背景:是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与之相联系的四个文化(农业、宗法、礼仪、伦理)。 一、我国教学思想的起源 ◆产生:文字的出现和学校的产生,教学活动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 ◆我国教学思想的先哲:孔子、墨翟、孟轲、荀况、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夫之 孔子: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学思结合。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拂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知识观:重视文化历史和道德伦理,倡导玄妙深奥的抽象哲理和人生智慧、忽视生产劳动和科技实践。“道成而上,艺成而下”,重道轻器、轻自然斥技艺。 ◆价值观:人性的本原与形成问题为核心。孟子从“良知良能”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强调学习和后天的作用)也”。 ◆知行观: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认识途径: 孟子“内省”“养气”,荀子“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宋元明清讨论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以及判断真、善、美的标准。 北宋程颐:“知难行亦难”,知先行后; 南宋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明代王阳明:“知行合一并进,不可以分为两节事”。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研究方法:整体、辩证、直觉体悟 整体——哲学、政治、教育、社会的知识混为一体而不分,教学理论论述也与哲学、政治观点混合为一体。教学研究偏重于整体忽视部分,偏重综合忽视分析。 辩证——自然观: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社会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循环论。所以反对思维的偏执性,反对“过”与“不及”,防止两个极端。 直觉体悟——自我修养、反求诸己、自我完善。从观察事实材料中加以概括总结。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1、杜把教学活动重心定位在儿童的发展; 2、杜强调把儿童的学习经验组织进课程,他认为科学研究者的学问积累和经验密切相关,儿童也应该通过自己活动获得个体生活经验。 3、杜强调在活动中学习,他把活动分为:语言和社交、研究和探索、创造、艺术四类,通过活动性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维强调“活动”的社会性构成,主张一种以言语、逻辑为媒体的社会性交往活动。 4、杜提出“民主主义”的目的是通过构筑“共同体”“公共性”来克服个人主义。 现代教学论是以美国的杜威(J.Dewey,1859-1952年)为代表。 “新教育运动”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20世纪初,美国的华生为首发起。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是S—R之间联结的加强。这种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是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视听教学等。 斯金纳(Skinner,Burrbus rederick, 1904 -1990 )把重点放在对行为的实验分析上。他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的事实的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就是依据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 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第一节 化学教学基本理论 认知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重智能的培养;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早期认知派代表:苛勒的“顿悟说”(即格式塔的学习理论)、托尔曼 、当代认知派: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 布鲁纳结构主义原理 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59年在伍兹霍尔召开中小学数理学科教改会议,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布鲁纳(J.S.Bruner)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总结。60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