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浮力压强实验技术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浮力压强实验【01】2009年中考真题26.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14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小组槽中液体密度ρ(×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深度h(米)管口面积S(×10-4米2)质量m(×10-3千克)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帕)甲0.810.0552039220.154078430.2580156840.2101601568乙1.050.0552549060.155098070.251001960丙1.280.0553058890251202352①在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13)管内水产生的压强(选填“等于”或“小于”)。②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14)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15)(选填“有关”或“无关”)。③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ρ甲、ρ乙、ρ丙)满足关系(16),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④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17)的比值是一个定值。【02】2011年中考真题25.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织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5和6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沦是                   。④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    千克/米3内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为上述结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03】2012年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14所示,他们将高H位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和,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表一(液体密度为)表二(液体密度为)实验序号h(米)F(牛)学科王学科王(米)学科王(牛)10.0222.00.01020.013022.00.010.840.0121.250.0220.40.021.660.0418.870.0518.00.032.480.0815.690.1014.00.040100.1414.0实验序号h(米)F(牛)(米)(牛)110.0222.00.010120.0122.01300.011.0140.0121.0150.0220.00.022.0160.0418.0170.0517.00.033.0180.0814.0190.1012.00.040200.1412.0① 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 (10) 、 (11)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 (12) 。③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或13~18中与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和13~18中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