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摄影《发现美的形象》
1、突出主题—确定画面(分析作品) 角度与距离 画面结构 A、拍摄对象的特点 B、景物的特殊形状 C、画面表达的主线 拍摄点的选择(拍摄的角度和距离) 两幅作品它们在取景方面有什么不同,画面这样处理对作品有什么用处? B.拍摄的距离形成不同的影别 取景——画面构图特点要求 黄金分割:长宽比例3:2、5:3、8:5 点、线、面是画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摄影艺术的基本造型语言 知识拓展: 1.摄影画面的背景选泽应注意( ) A抓特征 B力求简洁 C有色调对比 D硬调 2.画面构图中最主要的是( ) A 主体 B近景 C中景 D背景 3.拍摄北京故宫的全貌,应采用的角度是( ) A 平视 B俯视 C仰视 D斜视 课堂小结 拍摄美的形象步骤: 画面确定(有主题、特点) 取景(角度与距离+视觉中心+画面的黄金分割+前景与背景) 拍摄 课后作业:同学们在课堂上了解基本的摄影知识以后,回家用拍照手机照或相机拍下身边最亲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与全家一起分享摄影带来的快乐。 大胆创作 创造美丽,不拘泥于形式和题材,勇于发现美,创造美 * * 阳信第二高级中学美术教研室 赵杰 突出主题 干旱 仰拍可以显示宏伟高大 俯拍可以显示纵深层次 测光可以使山棱角分明,很好地表现立体感 正面 很强的纵深感 A.拍摄角度:相机的高度和俯仰 1、水平视角 2、仰角 3、俯角 4、正面、正侧面、反侧面、背面 远景 较远距离可以展现整体的山势 全景:范围比远景小,描述事物的全貌。 中景 表现主体本身,环境起陪衬作用。 近景:表现主体本身,人像的面部和头部。 特写:景物的局部和细节,人像摄影的肢体局部 特写 较低的视角 画面更具层次感 远景:没有主体和陪体的区别,交待环境。 全景:范围比远景小,描述事物的全貌。 中景:表现主体本身,环境起陪衬作用。 近景:表现主体本身,人像的面部和头部。 特写:景物的局部和细节。 夜晚的灯光为景物带来新的生气 米洛的阿芙洛蒂德 希腊 黄金分割比率 0.618 黄金分割点 比例美 线 点 面 矩形 三角形 圆形 距离透视 近大远小 空间透视 近清楚,远模糊 大气透视 近景鲜明,远景灰冷 色彩透视 同样的物体 距离透视 形状鲜明的景物做为海景的元素,使海滨风景更活泼生动 主体 秋天的树 1、说明主体,提供背景信息。 2、衬托、突出主体。 3、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4、平衡美化画面。 1、衬托主体,使视线投向主体。 2、显出景物的纵深感。 3、直接说明主题。 4、交待环境、季节。 5、平衡画面。 背景: 景物中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 前景: 画面中位于主题前的景物 前景与背景的利用 名作欣赏 B A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