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操作】:仰卧位,暴露痤疮,涂抹少量万花油以防烫伤,并常规消毒。准备直径 0.5mm 的盘龙细火针,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将火针烧至发白后,快速准确刺入皮损顶部。 若皮损为丘疹、脓疱、囊肿,常用火针点刺一下即可,将囊肿内脓血、腐肉清出; 若结节质地硬则应在结节多处点刺,针刺最佳深度为透过表面皮肤病变部位。 遵循先浅后深,深度控制在 2mm 以内。2-3天1 次,4次1 疗程 刮痧法 【机理】:背部为阳,督脉循行中央,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俞注所在,华佗夹脊穴夹脊两旁,通过刺络拔罐放血、刮痧 ,对经络俞穴、反应点给予不同方法和强度刺激,损其有余起到疏风散邪、清热凉血消肿散结、活血化瘀、泻火解毒的作用,使之达到气血调和的功效。 【操作】:颈项背部用碘伏消毒后,用刮痧板蘸润滑液,按从上往下或从内到外的顺序刮拭,如后项部从风府刮至大椎,风池刮至肩井,背部从督脉和两侧俞穴及夹脊穴从上往下刮。以皮下有痧点或瘀斑为度,1 周 1 次,3次为 1疗程。 耳尖放血 【机理】:耳为宗脉之所聚,取耳尖穴放血,可通经活络,改善全身气血循环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目的。 【现代研究】:针刺耳尖后, 局部神经和血管受到刺激,激发神经调节作用, 调节内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面部红斑及炎症。 中医经络学认为,耳尖穴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定位】:耳尖穴,属经外奇穴,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操作】:定穴后,常规消毒,左手提捏耳尖穴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并挤压周围皮肤,使之出血5~10滴,然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3天1次,左右耳尖交替放血,10次为1疗程 耳穴压豆 【机理】:十二经脉上络于耳。耳穴疗法根据全息对应原理,通过刺激耳穴,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使机体内环境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以治颜面部皮肤病。 取穴原则 【主穴】: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等。 【配穴】:根据症型不同,辨证选配, 肺经风热型配肺、大肠; 肠胃湿热型配脾、胃、大肠; 瘀热痰结型配脾、神门; 冲任失调型配肝、内生殖器; 兼便秘配大肠、三焦。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与内分泌尤其是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其中雄性激素直接支配皮脂腺发育和分泌。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阻塞而导致痤疮的发生。 故选用内分泌、交感、皮质下等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减少油脂泌出。 【操作】: 患者取坐位,用 75%酒精消毒耳廓内外部,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胶布上,用血管钳送至耳穴,贴紧后加压寻找到最佳反应,如酸麻胀痛热感为宜,每日按压穴位3-5次,每次共用 10min左右,1周更换1次,5 次为 1疗程。 自血疗法 【机理】:由于自血含有免疫物质,能够调节机体代谢,使之产生活性物质,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皮脂腺分泌,从而治疗痤疮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抽取肘部静脉血5mL,取双侧足三里穴、血海穴,常规消 毒后,将针头垂直刺入足三里穴,待有针感时注入肘静脉血,两侧共2.5mL,其余2.5mL血注入双侧侧血海穴。 临床也有文献报道可以取双侧手三里、足三里、曲池等穴位进行注射静脉血。 病例一 患者宋某,头部囊肿反复发作。 头顶部见一2*3cm大小圆形隆起,压痛。 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主,并予抗生素,患者诉压痛稍缓解,但囊肿无好转。 予抽取疱液术治疗,治疗后稍好转,几日后又隆起,自觉疼痛。 予火针治疗,并予留罐,引出半罐瘀血。三次治疗后,患处隆起已消退,结痂。 治疗过程 治疗前后 病例二 患者左某,面部红色丘疹、结节、囊肿加重1周,反复发作10余年。 中药以清热宣肺,祛湿解毒为主。 外治:刺络放血,背部走罐,脸部火针疗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 痤疮的定义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多发于青春期。 中医又称“酒刺”、“粉刺”、“肺风粉刺”,俗称“暗疮”、“青春痘”等。 中医病机 现代中医多认为痤疮总的病机是内热炽盛,外受风邪。病因大概总结为以下五点: 1、体内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又感风邪,熏蒸于面而发; 2、或过食辛辣滋腻之品,酿生湿热结于肠腑,不能下达反上蒸于肌肤而成; 3、或脾虚生痰,郁而化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痰瘀互结,凝滞肌肤所致。 4、情志不畅,肝失疏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1章 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基础.pptx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最新教案(教学设计).docx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期末复习资料.pdf VIP
- 长征寻迹,爱心志愿——遵义五日红色旅游产品设计.pdf
- 2025年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卷(附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Unit 4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库(含答案).pdf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野外数字填图教程.ppt VIP
- 中国在线供应链金融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