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2、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 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名称 《申报》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旗袍的改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是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1897年创办了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清朝梳辫图 溥仪剪辫装 清末剃发图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剪发辫 废缠足 三寸金莲 ”始于五代南唐(公元937-975年)。当时五代李后主喜爱音乐和美色,他令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上跳舞,飘然如仙子凌波,故称“三寸金莲”。以后从宫内到民间皆仿行,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女人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古语云:“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古代妇女缠足是个异常痛苦的过程,通常会选在女孩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因为脚骨还未长大、长硬,较易收效,目标是将小脚缠成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七个要诀的小脚。在大人软硬兼施下,尤其是“不缠足,将来嫁不出去”的威胁,使得女孩子纷纷缠足。缠足主要有试缠、试紧、裹瘦(裹脚头)、裹弯(裹脚面)、保养等几个步骤。 清朝官服 孙中山和中山装 易服饰 长袍 、马褂 西装与中山装 你知道中山装里隐含有哪些信息么?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 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 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 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 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 清末民女 民国少女 改称谓、变礼仪 改称谓: 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或“某君”相称。 老爷、大人 先生、君 跪拜——鞠躬、握手 变礼仪: 剪发辫 改称呼、变礼仪 易服饰 废缠足 从这些变化体现出近代社会出现什么样的文化意识? 淞沪铁路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 《申报》 商务印书馆 * *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茅盾《子夜》 茅盾 想一想 近代以前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近代以后了? 古代为什么提倡: 父母在,不远游。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期火车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轮船 火车 汽车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的商品的流通及经济的发展。 2、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期电报机 1880年贝尔电话 1906年的电报局 1904年的电话局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早期的照相机 1、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剧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去,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民报》 《新青年》、《每周评论》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宣传民主、科学 时间 出版的报纸 宣传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4单元4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铜矿开采施工人员培训方案.docx
- 配电架空线路通道内树木砍伐修剪施工方案.docx VIP
-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docx VIP
- 如何正确上颌架?.pptx VIP
- 《燕尾型配合工件说》课件.pptx VIP
- ISO 4210-8-2023中文+英文-自行车–自行车的安全要求-第8部分.pdf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云南大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T∕ZZB 1228-2019 强制式简易升降机.pdf VIP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