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方案四 脸谱纸胶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案四 脸谱纸胶带

方案四 脸谱纸胶带 台北故宫近日在脸书贴出一款“朕知道了”纸胶带,让网友疯传、讨论,直呼超想收藏。简单4字却又霸气十足,这正是康熙皇帝真迹的复制品,因康熙在批阅奏则时,最爱在文末朱批“朕知道了”、“知道了”,所以故宫将其霸气字迹与纸胶带做结合,这个创意可以说让台北故宫名气大旺。 故宫网络商城表示,纸胶带目前有五款,一组200元(新台币)内有三卷,其中以“朕知道了”楷书纸胶带询问度最高,不仅台湾观光客爱,连大陆游客也抢买,未来还会陆续推出多款纸胶带;5月初最先推出的“乾隆御览之宝纸胶带”也很受欢迎,不到月底1千多份就销售一空。 网友看到“朕知道了”的纸胶带,称赞故宫有创意,还有人主动提供意见,希望故宫可以推出“贱人就是矫情”、“本宫乏了”、“圣旨到”、“跪安吧”等创意纸胶带;只可惜故宫表示,这些文创商品以故宫典藏的物品为主,戏剧流行语可能较不适合。 对此,有评论称,一直以来,台北故宫的一些纪念品凭借其独创和精致在大陆游客中口碑甚佳,如今新推出的皇帝朱批纸胶带更是“稳准狠”地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既有文化历史感,又能在实用的基础上幽人一默,想想这霸气的“墨宝”黏贴在任何纸张或礼盒之上时,那封存之物立刻就有了岁月的色泽,又会因皇上的“一笔参与”而身价倍增,难怪网友疯转,直呼“要收藏”。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颇令各方有志之人叹息与焦急,但是,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的走红,足以让人们知道中国的古老文化与年轻人之间并非远隔光阴的两岸难以跨越,文化的传承要从打动人心开始,虽然一些文化创意的产品在这种历史传承中的力量非常微小,而且难免带着商业的印记,但是,这样的星星之火恰恰更能照亮社会文化风气的细节,更能验证创意者本身对于传统文化是否有着真挚的了解与热爱。还是以该款胶带纸为例,其想法来源于院长冯明珠于2005年策划的“知道了:朱批奏折展”,该展导览手册由当时任研究员的冯明珠执笔主编,目前已再版九次,封面即印有康熙皇帝满汉文朱批真迹“知道了”。也就是说,这款胶带纸其实是作为台北故宫奏折展的“后产品”而呈现的,具有文化“研发”的基础,非此沉淀和严谨,恐怕也难以有如今的流行之势。 再看大陆一些文化纪念品,仅仅有着“到此一游”的“短视”功能,帽子、T恤、绢人、扇子、刺绣、钥匙扣、图册,多年来千篇一律、做工粗糙,而且从形式到内容都缺少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说小了,这是缺少创意,敷衍了事;往大了说,这是在糟蹋传统文化,毁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品味。 其实,咱这边的故宫也一直试图放下身段,尽量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但终难脱“严肃端庄”。相比之下,台北故宫就活泼多了,为了让新款的胶带迅速“扬名”,台北故宫在知名社交网站的粉丝团贴出照片,这样的亲和与主动,让台北故宫仿佛是一个能够时刻穿越时空的“老顽童”,被收藏古董们不仅有前世,也有今生,能够去更广泛地结交四方朋友,而不只是对昔日繁华念念不忘的刻板遗老。 当然,这也需要一种互动,台北市民随时可以享受物美价廉的票价,带着孩子去故宫里静静阅览,历史故宫就是他们的课堂;而北京的故宫几乎是旅行团的天下,那真是急急地一瞥,“知道了”然后就走了,此情无可追忆,文化产品上自然也就难免浮着一层潦草。 在这创意方面,北京故宫显然就不及台北故宫了。“朕知道了,台北故宫将康熙的霸气字迹与纸胶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作文化产品进行“开发”,不仅普及了文物知识,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做法实在值得北京故宫借鉴。 有鉴于当下我国传统文化流失严重,广大年轻人对于那些传承悠久,内涵深厚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我们运用一些贴近当下,充满时尚感的方式来推广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台北故宫的这种方法非常的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想通过同样的方式宣传推广天府之国非常著名的非遗物质文化——川剧脸谱。 川剧脸谱 脸谱是指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因为这些图案均有特定的规格,所以被称为脸谱。脸谱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质,例如忠奸善恶等等。 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源于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 几乎所有的人类族群,在其原始时代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原始先民们把他们崇拜的某种物品或者概念描绘出来,并对其进行一定仪式的祭拜。《后汉书·臧洪传》:“坐列巫史,禜祷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