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的内涵及外延 - 李宇明.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宇明. 中国语言规划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97-314 . 原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 ):96-102 . 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 李 宇 明 内容提要 切音有“反切”和“拼音”两重含义。拼音义萌芽于清初,成熟于清末切音 字运动兴起之时,并因拼音义的成熟而排斥掉了反切义。切音字这一术语大抵产生于清朝末 年,通指世界上一切拼音字(包括非文字性质的拼音方案),这是早期的泛指义。随着切音 字外延的窄化,专指清末民初出现的各种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利用拼音原理为汉语设计的文 字方案、速记字和为汉字设计的注音方案等),这是切音字的专指义,专指义排斥掉了泛指 义。切音字运动的时限学界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应以卢戆章发表切音新字的 1892 年为 起点,以 1911 年清王朝灭亡为终点。因此可将切音字运动定义为“发生在 1892 年至 1911 年清末 20 年间的拼音字母运动”。 关键词 切音 拼音 反切 切音字 切音字运动 中国百年语言生活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清末切音字运动首倡语文现代化。“切音字、切 音字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上的重要术语,然而一般辞书却少收录,即使是语言学 的专业辞书和相关专著专文,对它们也是或不收录,或不解释,或解释粗略,或解释不一。 本文的任务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逻辑角度对“切音字”进行界定。界定之时,也涉及“切音 字运动”的界说和切音字的命名之由等问题。 一、切音字的泛指义 切音字有泛指、专指之别。切音字这一术语,大抵产生于清朝末年,通指世界上一切拼 音字(包括非文字性质的拼音方案),这是它的泛指义。此后,切音字的外延窄化,专指清 末民初出现的各种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利用拼音原理为汉语设计的文字方案、速记字和为汉 字设计的注音方案等),这是它的专指义。本节先谈泛指义。 (一)切音字泛指一切拼音字 清朝末年,切音字泛指世界上一切拼音字。泛指义切音字的外延包括:a)已有的拼音文 字,如西方的拼音文字、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清代的满文等;b)当时出现的各种汉语 拼音方案。看一些具体用例: (1)卢戆章《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当今普天之下,除中国而外,其余大概 皆用二三十个字母为切音字。英美26 ,德法荷25 ,西鲁面甸 36,以大利及亚细亚 之西六七国皆 22 。……日本向亦用中国字,近有特识之士,以47 个简易之画为切 音字之字母,故其文教大兴。”① (P2 ) ∗ 谨以此文庆祝周有光先生 80 寿辰。 ① “面甸”即“缅甸”,“以大利”即“意大利”。“西鲁”不知为何国。此例引自文字 改革出版社(1958),下文引例,凡出自该书者,就只在例后注出页码。这些引文依次是:沈 学《盛世元音·自序》、《学部咨外务部文》、朱文熊《江苏新字母·自序》、林輅存《上都 察院书》、《资政院特任股员会股员长严复审查采用音标试办国语教育案报告书》、劳乃宣《江 惧闲聊斋供稿 1 李宇明 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 (2 )沈学《盛世元音·自序》:“(欧洲)列国所以强,有罗马之切音字也。……(美洲) 与欧洲并驾齐驱者,亦切音字为之。……(俄国日本)二国之自强,其势由上, 借本国切音字,翻译泰西富强书,令民诵读者也。”(P10 ) (3 )《学部咨外务部文》:“据称,现今世界文字,大别为二:一为象形字,一为切音字。 除中国独用象形字外,余如国书之字头,泰西各国之字母,皆切音也。日本朝鲜 虽亦沿用汉字,然日本则有假名,朝鲜则有谚文,用以补汉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