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201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选读之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夸父逐日?——《列子·汤问》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基础知识整理之重要词语: 1、孔子沐浴而朝:指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等。2、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3、趋而辟之:趋:快步走;辟:通“避”。4、使子路问津焉:渡口。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通“尔”。6、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同…相处。7、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改变。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9、植其杖而芸:植:立;芸:通“耘”。10、明日,子路行:第二天。11、使子路反见之:通“返”。12、鄙哉,硁硁乎:偏狭。斯己而已矣:守己,洁身自好。13:深则厉,浅则揭。 14、末之难矣:辩驳。 词类活用 1、止子路宿:使动,使……止、留。 2、杀鸡为黍而食之:sì,使吃,给吃。 3、见其二子焉:xiàn,使……相见。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均为使动。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孔子)之三子告(之),(三子)不可。 2、(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3、子路行,以(之)告。 4、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5、丘不与(之)易也。 6、(子路)至,则(丈人)行矣。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即“谁与”,与谁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吾非与斯 人之徒而与谁 3、晨门曰:“奚自?”:自奚 4、莫己知也:莫知己也 5、果哉,末之难矣:末难之矣 固定结构: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之士哉:与其……哪比得上…… 内容概括: 沐浴而朝 楚狂接舆 长沮桀溺 荷条丈人 击磬于卫 凤鸟不至 探究一: 读“沐浴而朝”思考: 孔子这时已经不是鲁国的司寇了,但为什么听到“陈成子弑简公”后要“告于哀公”?为什么还要“沐浴而朝”? 要点:对礼的虔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评点: 陈成子弑(不用“杀”字,而用“弑”字,一针见血)简公。孔子沐浴(以示庄重和虔诚)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实属无奈,鲁国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掌握了实权,以致国君都没有实际的决断权。) 春秋笔法 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指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探究二 读“楚狂接舆”思考:李白有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接舆为什么嘲笑孔子?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要点:“凤鸟待圣君乃见”,当时政治礼崩乐坏,孔子不应这样做。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接舆为什么要对孔子唱歌?他的凤歌有什么含义? 凤歌笑孔子,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一个隐者,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希望其急流勇退。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它在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楚狂人把孔子比作凤凰是对孔子的尊重,是说,现在是乱世,你为什么要还要寻求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 孔子在听了接舆委婉的劝说之后,为什么“欲与之言”?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 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应该能够明白接舆的意图,即认为从政已岌岌可危了,应避祸为是,别去救治,要孔子及时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贯追求和主张,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探究三: 读“长沮桀溺”思考: “津”指什么?长沮说“是知津矣”有何深意?“滔滔者”比喻什么,桀溺的话是什么意思?孔子“怃然”表现了他什么心理,他赞同隐士的观点吗? 要点: 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应该知道天下的出路的;天下滔滔,谁能改变,“避人之士”不如“避世之士”;失落无奈;正因为天下越乱,才越要去改变呀。 探究四: 读“荷蓧丈人”思考: 丈人如何评价孔子?子路又是如何评价丈人的? 要点:周游求仕,不事稼穑;长幼之序不可废,君臣之义岂可废,这是乱大伦,君子不为也。 探究五: 读“击磬于卫”思考: “深则厉,浅则揭”比喻什么,它是针对什么而说的? 要点: 孔子不得志,荷蒉者认为应该通达权变,洁身自好。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