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闭关锁国”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1金融2班 32011110100 何潇 摘要: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直到近代它的阴魂还未彻底消散,有时还会影响到我们民族的前进所以,因此,研究弄清这一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经过、后果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闭关缩国,清朝,教训,经济影响 一 前言 恩格斯说:当国家权力沿着经济发展的相反方向起作用的时候,“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同时,马克思曾说过,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欧洲资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曾是四大发明古国之一,拥有数千年的光辉历史,四大发明的问世所引起的轰动至今仍不绝于耳.我们仍然可以想象由于四大发明的出现给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而随后,“丝绸之路”更为打通我国与世界贸易往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国生产的丝绸曾远销西域,为当时的汉代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但在清代,东西方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以前,中国无论在发明还是经济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此以后,却逐步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处于落后的状态。其由先进到落后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清政府执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直到近代它的阴魂还未彻底消散,有时还会影响到我们民族的前进。所以,研究弄清这一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经过、后果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 二、闭关政策的社会历史根源 “闭关”一词的含义是指关闭城门,闭关政策指的就是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交通、贸易的政策。其实,这种政策不仅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外交领域,而且在经济、文化上都带有与世隔绝和盲目排外的倾向。而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原因,也值得探究。 1清政府依然遵循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时期,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时期。那时,中国对到唐朝的外国商人以优惠条件进行贸易往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文化,促进了盛唐文化的发展。只可惜后人没能继承这一点。明朝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政府却长期实行“海禁”。清朝统治中国以后,康熙曾亲绘“耕织图”,雍正一再颁布“劝农诏,重申古代重农抑末之意,可以说,闭关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对外的自然延续,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封建经济。但是,清政府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它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清统治者妄图隔绝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以利于专制统治。 清朝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止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清廷曾严令在南洋一带的华侨,限三年回国,否则将“不得复归故土”。如果而华侨回来了,就会被歧视。一个从海外归国的商人很可能被逮捕审讯,甚至说他私通外番而被判为汉奸,杀掉脑袋。对在国内居住的人民特别是汉族人民,则严禁他们与外国人有所接触,甚至对略通外语的人也要横加迫害。如此不可理喻的规定要是促使经济落后发展的主要原因。 3 防止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十六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远道而来,进入东方领地,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它们在中国沿海一带烧杀抢劫,侵犯领土和主权,犯下了大量的侵略罪行。此后,它们之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又不断发生纠纷,对我国东南沿海的秩序更是一种扰乱。中国澳门、台湾相继被占,北部黑龙江流域多次被犯。因此,为了防止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不得不采取防卫措施。闭关锁国政策由此而来。 三、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过程 1海禁政策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江南、山东、北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 2四口通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统一台湾后,开始开放海禁,允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并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规定禁止炮械、军器、火药、硝磺的贸易。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雍正五年(1727年)解除这项禁令,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又复行禁止。 3一口通商 后来,因发现到宁波的英国商船数量不断增加,并带有大量武器,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遂以“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云台山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并规定外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对出口货物的品种也加以限制,除原先规定的不许军火出口外,粮食、五金、书籍也严禁出口,丝茶

文档评论(0)

kejie8080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