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实验报告概要
地 质 工 程
原位测试报告
学 院: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专 业: 地 质 工 程
班 级: 2013级01班
学 号: 2015110014
学 生: 黄 万 进
日 期: 2016年11月 《地质工程原位测试报告》
1静力载荷试验
1.1 试验的目
(1)确定地基土变形模量;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确定地基土的基床系数
(5)掌握静力载荷试验试验步骤和认识仪器设备;
(6)提高对数据处理及科学计算的能力;
(7)运用试验所得数据对场地的岩土工程性质进行初步评价。
1.2 试验的适用范围
浅层平板载荷实验适用地表浅层地基土,包括各种填土和含碎石的土,也用于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价。
1.3 试验的基本原理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沉降(s)曲线。典型的静力载荷试验p-s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静力载荷试验P-s曲线
(1)直线变形阶段:p-s呈线性关系,对应于此线性段的最大压力,称为比例界限。
(2)剪切变形阶段:当荷载大于,而小于极限压力了,p-s关系由直线变为曲线关系,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3)破坏阶段:当荷载大于极限压力pu时,即使维持荷载不变,沉降也会急剧增大,始终达不到稳定标准。直线变形阶段:受荷土体中任意点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变形主要由土中空隙的压缩引起,并随时间趋于稳定。可以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1.4 试验仪器及工具
(1)承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一般采用圆形或正方形钢质板;也可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板,面积可采用0.25~0.50m2,不应小于0.1m2。本次试验采用圆形钢质板,面积为0.5m2?
(2)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
①压力源:可用液压装置或重物,其出力误差不得大于全量程的1%;安全过负荷率应大于120%。本次试验采用液压提供压力源。
②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必须牢固稳定、安全可靠,其承受能力不小于试验最大荷载的1.5-2.0倍。本次试验采用钢质反力架,使用地锚提供反力。?
(3)沉降观测装置:其组合必须牢固稳定、调节方便。位移仪表可采用大量程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等,相应的分度值为0.10mm。本次试验才采用百分表进行沉降观测,分度值为0.01mm。
(4)试坑开挖。本次试验在一班的试坑基础上开挖至一定深度,并使其符合锚杆反力装置和试坑仪器安装要求。
1.5 试验的技术要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对于静力载荷试验,应当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静力载荷试验宜采用圆形刚性承载板,根据土的软硬或岩体裂隙密度选用合适的尺寸;对于静力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载板尺寸不应小于0.5。
静力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载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1)加荷等级不小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两倍,荷载的量测精度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以内。
(2)采用慢速法,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mm时,可以认为沉降已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3)试验终止条件:
A、承载板周边的土出现明显侧向挤出,或出现明显隆起,或径向裂缝持续发展;
B、本级荷载的沉降量突然增大,荷载与沉降曲线出现明显下降;
C、在某级荷载下24h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D、总沉降量与承载板直径(或边长)之比超过0.06。
(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p~s曲线存在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值;
B、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C、当不能根据上述两款确定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1.6 试验步骤
(1)先下地锚、安横梁、基准梁、挖试坑等。地锚数量共8个,以试坑为中心按正八边形分布。
(2)放置承压板,安装承压板前应整平试坑底面,铺设1cm左右厚的中砂垫层,并用水平尺找平,以保证承压板与试验面平整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