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承载网部分5概要
LTE承载网规划及配置
v1.0
1
2
课程内容
承载网拓扑规划与容量计算
IP承载网拓扑规划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OTN网络规划
承载网设备配置规划
承载网数据规划与配置
3
网络拓扑设计原则
IP承载网拓扑规划
在规划大规模网络拓扑结构时,一般采用分层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网络层次化设计的好处是:
结构简单:通过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或扩展更容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问题。
2. 升级灵活: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的网络对其他层造成影响比较小,无需改变整个网络环境。
3. 易于管理:层次结构降低了设备配置的复杂性,使网络更容易管理。
4
LTE承载网典型拓扑
IP承载网拓扑规划
5
容量计算参数说明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IP承载网容量计算涉及的参数如下:
单站平均吞吐量——从无线侧获取,为一个基站带宽需求的平均值。
MIMO单站三扇区吞吐量——从无线侧获取,为一个基站带宽需求的峰值。
基站带宽预留比——基站平均吞吐量与实际预留给基站的带宽之间的比值。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LTE业务在整个链路带宽中占用的比例。
带宽收敛比——LTE网络中数据业务成为主流,数据业务的统计复用特点,加上用户资费包封顶等原因的存在,使得承载链路的实际带宽分配要小于基站带宽需求,这就是带宽收敛。
单汇聚设备带基站数——限定汇聚层设备汇聚基站的数量。
环上设备数——接入环、汇聚环中限定的设备数量。
6
接入层容量计算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1. 计算基站预留带宽
基站预留带宽(Mbps)=单站平均吞吐量 / 基站带宽预留比
2. 计算接入层设备数量
接入层设备数量=基站数
3. 选择接入层拓扑结构
说明:接入层常用环型组网,但在实际环境也可能是星型、链型。此处提供两种选择。
7
接入层容量计算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1. 计算基站预留带宽
基站预留带宽(Mbps)=单站平均吞吐量 / 基站带宽预留比
说明:后继单个基站带宽都采用预留带宽,主要是考虑未来的流量增长。
2. 计算接入层设备数量
接入层设备数量=基站数
3. 选择接入层拓扑结构
说明:接入层常用环型组网,但在实际环境也可能是星型、链型。此处提供两种选择。
星型或链型拓扑
环型拓扑
8
接入层容量计算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4. 计算接入层设备容量
接入层选择星型拓扑时
接入设备上行链路带宽(Gbps)=MIMO单站三扇区吞吐量 /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 / 1024
接入层选择环型拓扑时
接入环链路工作带宽(Gbps)=(接入环上接入设备数-1* 基站预留带宽 + MIMO单站三扇区吞吐量 / 1024
接入环链路带宽(Gbps)=接入环链路工作带宽 /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
说明:链路中除了工作带宽还要预留保护带宽。
接入环数量=接入层设备数量 / 接入环上接入设备数
9
汇聚层容量计算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1. 计算汇聚层设备数量
汇聚层设备数量=基站数 / 单汇聚设备带基站数
说明:现网中一般对汇聚节点下挂的接入环有一个标准值,如果一个汇聚设备下带6个接入环,每接入环6个基站,再根据总的基站数,可以估算出汇聚层需要多少设备。
2. 选择汇聚层拓扑结构
与接入层类似,汇聚层也可以选择环型与星型。现网中环型使用较多。
3. 计算汇聚层设备容量
汇聚层选择星型拓扑时
汇聚设备上行链路工作带宽(Gbps)=单汇聚设备带基站数 * 基站预留带宽 / 1024
汇聚设备上行链路带宽(Gbps)=汇聚设备上行链路工作带宽 /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
汇聚层选择环型拓扑时
汇聚环链路工作带宽(Gbps)=单汇聚设备带基站数 * 汇聚环上汇聚设备数 * 基站预留带宽 * 汇聚、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1024
汇聚环链路带宽(Gbps)=汇聚环链路工作带宽 / 链路工作带宽占比
汇聚环数量=汇聚层设备数量 / 汇聚环上汇聚设备数
10
核心层容量计算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1. 计算核心层设备容量
核心层设备吞吐量(Gbps)=基站数 * 基站预留带宽 * 核心、接入层带宽收敛比 /1024
说明:设备吞吐量即设备整机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送量,体现设备的整体转发性能。本软件设计单个核心层设备能承载本地市所有基站的流量。
2. 核心层设备数量
核心层设备数量=________
说明:单个核心层设备承载所有基站流量时,建议配置主备2台设备。
骨干网容量计算
1. 计算省骨干网设备容量
骨干网设备吞吐量(Gbps)=万绿市核心设备吞吐量+千湖市核心设备吞吐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CQJTG∕T E02-2021)(渝交科〔2021〕17)号.pdf
- DB32T 4865-2024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范.docx VIP
- 后盖径向孔钻模钻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不含图纸.doc
- 矿区钻探工程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docx
- 0051艺术鉴赏与评论.ppt VIP
- 五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青岛版(共25张)2.pptx
-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docx VIP
- 2025年厨师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试卷:西式糕点制作高级案例分析试题.docx VIP
- 河南大学《钢结构》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课件-第五课 我来听你说|辽大版 .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