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④人们对于啤酒的喝法很有些讲究,或者是用褐色的海碗,或者是直接抱瓶而下。用海碗喝时多为一群兄弟聚于月白风清里,将盛满黄汤的大土碗分发到各自唇边,这其实喝的已经不是啤酒,那是一种义薄云天的江湖豪情。而抱瓶而下的喝法一般是在静默的江岸,饮者无语但各怀心事——其实心事早已随着啤酒和江水流得遥远。一碗酒在手,季节、地点和春花秋月都已被遗忘,所以无论酷暑冬雪,人们都要给生活佐上两瓶啤酒和几份醉意。最有意思的是在腊月的小炭炉下:有的饮者用冰糖、姜片、红枣将啤酒温热,借一硕大的脸盆就着冰雪梅花送进柔肠;另有饮者却是要在零下N度的状况下继续只喝霜冻啤酒——他可能是要把一捧冬天放到胃里珍藏到来年的春暖花开。 ⑤而经久不衰的场景,一般多是出现在路边摊上任意一家小火锅馆内。老桌矮椅沿街曲折排开,饮者们亮出膀子,可高声语,也可惊动天上人。这样的谈话方式自在不拘束。收费也便宜,菜钱一般只是酒钱的五分之一或者更少。而形式上的啤酒江湖表现在猜拳上,重庆人形象地称为“打南北”,一拨好汉将人马分为两派,是凤凰还是草鸡只能用猜拳来决定,且猜拳从来如同下棋,从未有人认输或对谁服气过。夜色喝得越来越浓,圈子就随着醉后电话的邀请越来越大,中途不断有出租车运来各路豪杰加入战团,后来者先干三碗再入座,入座需和每人过招猜上一拳,重庆人谓之“走一圈”。整个场面激昂火爆,仿佛梁山上那百来条大虫被集体移到这里。 ⑥很多年就这样过去了,长江的涛声可以荡走风流人物,却荡不走年复一年盛开的啤酒花。啤酒有时候也是一个寂寥的江湖,当旧友不在,月影西移,三五瓶啤酒下肚,重庆人就有了江湖风雨十年灯的感觉,而华发渐老,心事凋零,对瓶空叹时却只见:人不如故,唯有啤酒浓如初。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更多的时候,它要成就一个诗意而豪放的江湖。 (2)整个场面激昂火爆,仿佛梁山上那百来条大虫被集体移到这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散文开头一段写法特点的分析。第一自然段的思路是从社会生活现象入手,提出问题。 2.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线词“篡改”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篡改”内涵的理解,分析其内涵时要综观全文,梳理要点要从浅层和深层两个方面入手。 3.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报告.docx VIP
- 智启未来,育见新篇——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 课件.pptx VIP
- 《自由泳划水技术》教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解读习题答案.docx VIP
- 河南省新未来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 VIP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9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pdf VIP
- SL 670-2015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docx VIP
- 南京医科大学2022-2023学年《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附参考答案.docx
- “在党的自我革命认识方面的问题”2025年学习教育对照查摆问题清单18.docx VIP
- 加工柜子的技术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