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语言习得3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语言习得3资料

外向性与第二语言习得:看法不同: Dewaele1999外向性影响口语表达:口语任务越复杂,外向性和语言表现之间的关系越突出 原因:(1)从信息处理角度,复杂的第二语言口语任务需要对语言进行高速处理。外向性善于平行处理,这是很大的优势;内向的人在外界刺激和压力增大时,平行处理受到限制,不得不采用线性处理,线性处理需要更多的工作记忆资源,话语停顿不流畅、出错 (2)外向和内向是生物属性决定的。性格外向的人,对刺激不敏感,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喜欢热闹,冲动,不易焦虑,抗击刺激和压力的能力较强;内向的人相反 ??性格的决定因素?遗传还是环境? 最近中欧美合作研究,发现中国的婴儿天生比西方婴儿乖。 中国文化较内向和阴性,美国文化较外向和阳性 ?美国人崇尚主动大都当众言行自如,很放得开 Oya2004研究73名在新西兰学习英语的日本学生的口语 目标:外向性和焦虑程度与口语水平的关系 口语水平分四方面: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和整体印象 结论:外向性只和整体印象有关 焦虑程度只和句式准确度有关 Skehan1989认为: 外向性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取决于具体的任务。第二语言不只是通过行为学习,也不只是通过对话学习。有些任务更有利于性格内向的人 亚洲学习者和欧美学习者的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亚洲学生沉默,欧美学生活跃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文献中:亚洲学生被看成内向、被动的学习者 原因:普遍认为是受儒教文化的影响:对教师尊重、对集体主义重视 程晓棠认为语言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沉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亚洲学生内敛的性格,和特定情景有关,其中方法的差异和语言水平不够是最主要的原因 方法:亚洲学生多数习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习惯于做听众 亚洲人内敛和羞怯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语言天赋的发展。 有人说:“虽然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但是主动学习精神和开放的心态上,我们离老外却有点远。” 通病:海外华人交际圈只局限于华人,而且使用的语言也基本是汉语 焦虑Anxiety 焦虑的性质,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隶属于动机 有人把焦虑和动机并列 有人认为是情感因素 Anxiety:Feelings of uneasiness, frustration, self-doubt, apprehension, or worry (Scovel, 1978) 误解:焦虑指的是紧张和不安,焦虑对语言学习有负面影响 斯科威尔:焦虑是自然情感,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无所谓好坏 引用耶克斯道森法则(Yerkes-Dodson Law):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具有促进功能,如果超过了限度,则引起成绩的下降 心理学角度:能够引起有机体最佳表现的刺激称为“最佳唤醒水平”(optinal arousal level)。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需要的最佳唤醒水平是不同的,低于或高于最佳唤醒水平的刺激,都可能引起焦虑 焦虑的分类 分类一:Ellis:气质型焦虑、状态型焦虑和情景型焦虑 (1)气质型焦虑定义为“一种更持久的焦虑倾向” Scovel(1978) ,可以看成是个性的一个方面。 (2)状态型焦虑:某一时刻产生的焦虑心情,是气质型焦虑和情景型焦虑的结合。 (3)情景型焦虑是由具体情景或事情引发的,(如发言\考试) 分类二:根据焦虑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分: (1)促进型焦虑:指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的焦虑。 (2)妨碍型焦虑:指给学生带来紧张、不安、忧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体验,导致学生为了回避焦虑的根源而逃避学习任务的焦虑 焦虑与二语学习 “外语焦虑”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是跟外语学习有关的焦虑,表现在三方面: (1)交际担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成熟的思想和不成熟的语言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无法完整表达思想,产生挫折感和焦虑 (2)负面评价忧虑Fear of negative social evaluation :日本学习者;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开口/在中国人面前不开口 (3)测试焦虑Test anxiety:把交流机会看成测试 焦虑的表现 Gregerson horwitz2002:观看自己的口语录像,焦虑者和不焦虑者反应不同: 焦虑者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表现期望更高,希望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得更好,对别人的看法担忧,对自己的话语错误更懊恼 Saito horwitz1999“外语阅读焦虑” 外语阅读焦虑和外语焦虑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不等同 阅读焦虑和所学语言有关 钱旭菁(1999):美国学生36%存在汉语阅读焦虑,日本学生只有3% 学习策略:如何成为“善学习者”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美国的Rubin、加拿大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