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 (1)甲第一个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2)甲第二个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ABC * (2)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行为。 这是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犯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目的行为与方法行为、手段行为; 二是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 目的行为和原因行为针对的是本罪;而方法行为和结果行为针对的是他罪。 (3)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 【王作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同目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必要的(或必然的)、直接的联系,才视为牵连犯。 牵连关系必须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于主观因素的认定,应以“一个犯罪目的”作为标准;对于客观因素的认定,应以“犯罪构成要件”作为标准,即只有行为人的方法行为与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在法律上包含于一个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之中,才能作为认定牵连犯客观因素的标准。 判断牵连关系采取的是折中说,也就是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角度来考虑,即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牵连的意思,客观上具有通常的方法或者结果关系。【张明楷】 这里强调的是通常的方法或者结果关系。例如: 非法侵入住宅杀人的,宜认定为牵连犯; 非法盗窃枪支杀人的,不宜认定为牵连犯,因为盗窃枪支并不是杀人的通常行为; (4)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方法行为触犯了其他罪名,如伪造信用卡诈骗的行为; 二是结果行为触犯了其他罪名,如走私毒品并持有的,其结果行为构成了非法持有毒品罪。 3、牵连犯的处断原则 牵连犯在理论上的处理是:对牵连犯不实行并罚,而应以“从一重处罚”,即按照数罪中最重的一罪所规定的刑法处理。 本书的观点同意“从一重从重处罚”,也就是应当按照最重的一罪从重处罚。这是处理牵连犯的一般原则。 【张明楷】取消牵连犯,分别按照想象竞合犯、吸收犯及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牵连犯的处断原则 我国刑法分则对某些具体犯罪的牵连犯的处理作了特别规定:有的规定从一重处罚,有的规定从一重从重处罚,有的规定独立法定刑的,有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的。 这时候就应当按照刑法的特别规定来处理。 法条理解 第198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05司考题 单选 17.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 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A.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B.以绑架罪一罪处罚 C.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 D.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 【解题思路和依据】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将男孩骗走的行为,符合绑架罪的特征;在发现无法实现勒索目的后,将男孩出卖的行为,符合拐卖儿童罪的特征。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甲的两个行为是属于牵连犯以一罪论处,还是不属于牵连犯,应当数罪并罚?构成牵连犯,要求行为人实施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有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之间的关系。甲的两个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必要的牵连关系,应当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三)吸收犯 1、吸收犯的概念 吸收犯,是指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的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的犯罪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2、吸收犯的要件 (1)必须有数个犯罪行为-----成立前提。 数个行为 数个犯罪行为 这也是吸收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区别。 (2)吸收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吸收关系----成立关键。 所谓吸收,即一个行为包容其他行为,只成立一个行为构成的犯罪,其他行为构成的犯罪失去存在的意义,不再予以定罪。 一个犯罪行为能够吸收其他犯罪行为,是因为它们通常属于实施某种犯罪的同一过程:前一犯罪行为可能是后一犯罪行为发展的必经阶段;或者后一犯罪行为是前一行为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具有其他密切关系。 吸收犯的要件 吸收关系主要有三类: 一是重行为吸收轻行为; 二是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 三是主行为吸收从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