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e管施工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8-2008
3、《城镇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138—2000
4、《聚乙稀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
二、工程概况
1、中压PE管线自美亚针织公司清水池经高士路至东隔堤外全长 米。中压管道安装(PE100级)
2、施工任务划分
1 项目负责人 协调管理 协调、管理施工,对工程质量、进度等负责,负责对业主、监理等部门的联系工作。 2 测量机组 测量 负责测量放线、管沟复制。 3 安装机组 管道组焊 负责本工程的扫线、布管、组焊、下沟、标桩埋设、公路穿越、阀门安装 4
土建机组
土建施工 管沟开挖、回填及施工作业带的地貌恢复、标志桩的预制、路面开挖恢复、阀门井砌筑。
3、主要设备配备:
序号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热熔对接焊机DFHJ-400 台 1 PE管焊接 2 电熔焊机 台 1 电熔弯头、套筒焊接 3 挖掘机 台 1 土方开挖及重要路段穿越
4、劳动力资源配备
序号 工种 数量 1 测量工 1人 2 管工 2人 3 PE管焊工 4人 4 操作手 4人 5 机修工 2人 6 电工 1人 7 开挖机械工 1人 8 普工 10人
六、施工技术措施
1、一般施工措施
①.开工前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②.准备好各种与工程有关的标准、技术规程。
2、主要工序技术要求:
①..材料及管件
(1) 材料、管件、设备应按设计规定的规格和技术要求订货,如需更改,必须及时通知业主,并经其同意。
(2) 材料、管件、设备到货时,应提供出厂质量合格证书。
(3) 严禁使用无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和超过有效期的材料及其制品。
(4) 业主、施工方对材料、管件的产品质量有怀疑时,有权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提出复验要求,经业主批准,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 材料、管件运输与布管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各种有损于其质量的外界影响。
(6) 运至工地的材料、管件应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及时供货,尽量减少在工地上的闲置时间。
②.. 管道布置
(1) 施工方应按业主单位进行测量放线,必须准确将始点、中点和末点进行控制测量,放线到相应实地上。
(2) 聚乙烯给排水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不得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
③. 管沟开挖
(1) 管沟开挖前应确认转角的位置和连接点位置。
(2) 沿管道中心线放出管沟边线,并将转角桩平移到堆土一侧,距管沟边线0.2m处。
(3) 当管道通过地下障碍物时,应提前找有关部门协商开挖及穿越方案。
(4) 管沟沟底宽度不得小于a(管外径)+0.45m。
④. 管道敷设
(1) 给排水管道均采用埋地穿越敷设,按规范要求,管道敷设埋深最小应符合业主单位要求:管道分段焊接,接好后从高士路绿化带下DN600水泥管中穿越,连接点位置在前期水泥管管道井处。在无法穿越水泥管地段时,应及时制定出敷设方案,并经业主单位同意后方可施工。
(2) 地下给排水管道穿过其它管道、热力管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各种用途沟槽时,应将管道敷设于套管内或做管道支墩。
⑤.聚乙烯管道(PE管)组装、连接
(1)一般规定
1)PE管道采用热熔焊接时采用同种牌号、材质相同的管材和管件。对性能相似的不同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或管件与管件之间的连接,应通过试验,判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方可进行。
2)聚乙烯管采用电熔连接时,可对不同材质及熔融指数生产出的PE管材、管件进行焊接。
3)聚乙烯管道连接的操作工上岗前,应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4)聚乙烯管材、管件存放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将管材和管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
5)聚乙烯管道连接时,管道连接口须洁净。每次收工和穿越时,管口须临时堵死。
6)聚乙烯管道连接结束后,进行接口外观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必须返工,返工后重新进行接头外观质量检查。
⑥.聚乙烯管道下沟与回填
(1) 管道下沟前,由业主单位监督。弯头处必须采用清除沟中的块石,塌入沟中的泥土以及沟中的积水。
(2) 管道下沟后应与沟底吻合,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就位,要求管道必须紧贴沟底,若有局部悬空部分,如悬空支撑段处,管沟挖深符合设计深度,由可将管底悬空处先行填实。如悬空支撑点处挖深不够,则必须削除该支撑段至悬空段紧贴沟底为止。
(3) 管道下沟时应防止划伤、扭曲或过大的拉伸和弯曲。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
(4)有地下水渗出的管沟,应在沟底最低处用泵排水,管道下沟后继续排水,直至回填完毕。回填应由高处向低处进行。排水点回填土应夯实。若渗水较快,除用大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