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轧热镀锌相钢CGL生产工艺参数最佳化
冷轧热镀锌双相钢CGL生产工艺参数最佳化
1. 前言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在钢板开发方面有两个显著倾向:高强度和高耐蚀性,这和汽车发展的轻量化和高耐蚀性要求相呼应的。重量轻的汽车使得耗油量降低,从而使得驾驶更为经济,同时降低汽车废气对大气环境污染。而高耐蚀性则会提高车的寿命[1]。
通常,对于相同等级车型的汽车,在保证其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重量只有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一是通过采用重量轻但强度高的钢材制造零件和构件来实现。其二是选用钢材之外的其它替代材料,例如塑料和铝。多年研究已证明第一个方案目前更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在满足汽车轻量化的同时,汽车的耐蚀性也成为人们对高档汽车一个日益增长的要求。汽车的使用环境是大气, 大气中含有各种腐蚀介质,因而对汽车构件的侵蚀是不可避免的。金属的涂镀是利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抗腐蚀膜把金属构件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从而达到对钢铁构件的保护。
双相钢(Dual Phase钢或DP钢)由低碳钢或低合金高强度钢经临界区处理或控制轧制而得到的,微观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马氏体两相所构成[2]。作为汽车用双相钢,马氏体含量通常在10%~20%之间。这种钢具有屈服点低,初始加工硬化速率高以及强度和延性匹配好等特点,已成为一种强度高、冲压成型性能好的新型冲压用钢。它的出现为发展和生产高强度、高延性、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目前汽车用双相钢家族包括:热轧双相钢、冷轧双相钢和冷轧热镀锌双相钢。
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的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包括:炼钢、热轧、冷轧和CGL(连续热镀锌)。其中CGL包含退火和镀锌两个工序。CGL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退火温度,走带速度和锌锅温度。通常,锌锅温度可调节范围很窄,因而这里对锌锅温度的影响不予讨论。相反,退火温度和走带速度的可调节范围较大,而且对基板的力学性能和组织影响较大。提高退火温度,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的速度加快,也即退火温度决定高温奥氏体化的速度,在相同的退火保温时间下,转变得到的奥氏体量增加,奥氏体量增加进而提高快速冷却后所得到的马氏体的量,所以退火温度对CGL后带材组织中马氏体形成具有巨大影响。走带速度既决定临界退火保温时间,也决定退火加热速度和退火后冷却速度,对高温奥氏体化的程度以及确保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由此可见,最佳化退火温度和走带速度的研究对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生产参数的合理制定是一个有利的技术支持。
2. 实验方法
2.1 材料和实验设备
研究用冷轧热镀锌双相钢来自宝钢现场生产冷轧板,厚度为1.2mm。其主要化学成分为0.12C,0.25Si, 1.35Mn, 0.21Cr加一定量的Mo, Ti和Nb。冷轧压下率为56%。连续热镀锌的热模拟是在ULVAC公司制造的CCT~AWY薄板连续退火模拟机上进行的。力学性能测量是在Instron拉伸实验机上进行,采用日本50mm标距的JIS5标准试样。
2.2 马氏体体积百分比测量
光学金相试样准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侵蚀采用Lapera染色方法[3]。双相微观结构中,马氏体呈白色,铁素体呈棕色或暗绿色。马氏体体积百分数测量借助于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光学显微镜进行的。
2.3 实验方案
锌锅温度在实验中取为常数460。根据宝钢1550机组的生产能力并参照文献资料,实验中退火温度选取为760、780、800、820和840,走带速度选取为50m/min、100m/min、150m/min、200m/min。这基本上覆盖了CGL(连续热镀锌)生产可能选取的范围。在这些工艺条件下,带材在CGL生产行进过程中的热机过程见图1所示,与其相对应的热模拟参数列于表1。这里LS、Tan、tan分别表示带速、退火温度、退火保温时间;tOA是进锌锅前均温加在锌锅里停留时间;HR、CR1和CR2则分别表示加热速度、第一冷却速度和第二冷却速度。
图1 CGL生产退火过程示意图
表1 CGL生产过程热模拟参数
带速LS,m/min 退火段Tan,℃ 退火段tan,s 加热段HR,/s 第一冷却段CR1,/s 均温和镀锌tOA,s 第二冷却段CR2,/s 50 760 70 2.5 7.5 24 5 780 70 2.5 7.9 24 5 800 70 2.6 8.3 24 5 820 70 2.7 8.8 24 5 840 70 2.7 10.0 24 5 100 760 35 5.0 15.0 12 10 780 35 5.0 16.0 12 10 800 35 5.2 17.0 12 10 820 35 5.3 18.0 12 10 840 35 5.5 19.0 12 10 150 760 23 7.4 22.0 8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兰州理工专介绍.doc
- 兰州雅思招职位.doc
- 六区钢渣处废钢加工厂安全规程.doc
- 六国化工合气压缩机施工方案.doc
- 兰大《人力源开发与管理》春平时作业.doc
- 共青团晋中年创业就业中心招聘方案.doc
- 六月份上大作目录.doc
- 共济公司施组织设计.doc
- 兰州红楼时广场项目施工组织.doc
- 关于SMW法的文献综述.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