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时期的建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治时期的建设

日治時期的水庫及建築物 巫慧珍老師製作 嘉南大圳 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面積25萬公頃,北起虎尾溪,南至鹽水溪,長約130公里,寬約35公里,包括雲林、嘉義、台南三縣。整個平原地勢平坦,適宜農業發展,可惜平原上的河川大多不具灌溉之利。雖有北港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等河川穿越,但河流湍急,含沙量大,大雨一至,沙石順坡而下,淤積河道,洪水成災。嘉南平原的氣候是高溫多雨,雖然雨量豐沛,但屬夏雨冬乾型,80%的雨量集中在五月至十月,水資源分佈不勻。一入旱季便河床乾沽,不能耕種。雖然有15萬公頃的耕地,但大部份是旱田和看天田,農民收入有限,生活困苦。 八田與一 為解決嘉南平原灌溉水源的問題,當時的日本政府決心興建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烏山頭水庫是台灣最大的人造湖,由日本技師(工程師)八田與一負責設計。一九二○年開工,一九三○年完工,是嘉南大圳的主要水源。該水庫位於台南縣官田鄉、六甲鄉、大內鄉、東山鄉之間,原為一丘陵起伏之低窪山谷,並無可利用之水源。而嘉南平原最大之河川曾文溪則隔著烏山嶺流過。為了利用曾文溪的水資源,八田與一在楠西鄉建造水閘門,並在烏山嶺建造一條3122公尺長的引水隧道,將曾文溪的溪水引入山谷(官田溪上游),又在官田鄉烏山頭地區建立堰堤,將山谷缺口堵住,成為一龐大的蓄水庫,這就是嘉南大圳計畫中的「官田溪貯水池」,後稱為烏山頭水庫。 建水庫的主要目的是灌溉農田,因此在整個嘉南平原,建造蜘蛛網般密布的水路,這就是嘉南大圳。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常怨嘆:「很多人不知道嘉南大圳有多長。」因此我們認為有加以說明的必要。從水庫到農田的給水是經由幹線給水路、支線給水路、末端給水路,送到每一塊農地。灌溉過的水,經由末端排水路、支線排水路、幹線排水路,匯集注入大海。給水路總長一萬公里,排水路總長六千公里,二者相加,總長一萬六千公里,等於繞地球半圈了。 排水的目的並非只將水注入大海,它還有去除鹽害的功能。當時沿海地區的土地,皆含有鹽分,不能耕種。嘉南大圳完成後,地質改良,不毛之地變成可耕之地。   嘉南平原的耕地共十五萬甲(一甲約等於一公頃),但是烏山頭水庫的蓄水只能供給七萬甲農地的用水,因此八田與一向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建議「三年輪作制」。將十五萬甲農地分為三區輪流供水。三年一輪。種水稻時充分給水,種甘蔗必要時給水,種雜糧不給水。如此一來每塊農地皆能種植水稻。 嘉南大圳竣工後,原本只有五千公頃的水田變為十五萬公頃。嘉南平原一片欣欣向榮,水稻一年三作,成為全國最大的米倉。因為作物收成激增,生活獲得改善,全體農民對八田技師歌功頌德,尊稱為「嘉南大圳之父」,亦稱「嘉南水利之父」。 八田與一生於1886年,日本石川縣金澤市人。父親是富農,也是庄屋(鄉長),兄長三人,長兄繼承家業,次兄於日俄戰爭陣亡,三兄是醫生。1910年八田先生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部(土木工程系) 。隨即被派來台灣,服務於台灣總督府土木課。當時高雄正在築港,所以被派來高雄勘察地形。並負責嘉義以南,整個南台灣自來水工程的計劃。1916年負責桃園埤圳工程之設計及施工,灌溉面積達三萬四千五百公頃,農民受益非淺。 因為表現優異,受到上司的肯定,因此受命負責更艱鉅的工作,就是改善嘉南平原的農田水利。這是既繁重又困難的工作。不但要跑遍整個嘉南平原,還要翻山越嶺到人煙罕至的地方尋找水源。從勘察到施工總共花了三年,往來的地方皆是瘧疾猖獗的地區。工作既辛苦又危險。很多員工受瘧疾之苦,他自己也得過三次。山區不能開車,走路又太慢,因此八田先生都是騎馬做勘察和測量。 因為要從平地運送建材,所以舖設鐵路,並向德國購買12輛火車頭,可見工程的浩大。建水庫需要很久的時間,工人會想家,無法專心工作。因此八田先生在山上蓋二千戶員工宿舍,使員工的眷屬都搬來山上。而且設醫院、學校及娛樂設施。還經常舉辦運動會及電影欣賞會。可見八田先生設想周到,而且很有人性。 1930年5月烏山頭水庫竣工,八田先生告訴妻子:「這是東南亞最大的水庫,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水庫」。5月15日開始放水,舉辦三天三夜的慶祝活動。員工籌資為八田與一建造銅像,這就是大家在烏山頭水庫看到的銅像。身穿工作服,坐在草地上,手托著臉,望潭沉思。 1941年太平洋戰爭暴發,日本政府欲徵召一流的技術專家前往南洋,因此八田先生被召回日本。1942年4月26日,八田先生到東京帝國大學探望兒子。5月5日在廣島的宇品港登上「大洋丸」,準備前往菲律賓。上船之前,他寄給台灣的子女一人一張明信片,也寄一封信給妻子八田外代樹。他告訴妻子,在開往馬尼拉途中可能會停靠基隆或高雄。若停靠基隆,他會回家(台北) ,若停靠高雄,希望妻子來高雄相會。 手拿著信,眼看著郵戳,八田夫人在計算相會的時間。殊不知在收到來信的前一天( 5月8日)大洋丸已被美軍的潛艇擊沉,八田先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