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优势育种ch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优势育种ch6

主要内容 杂种优势的定义 杂种优势的定义 杂种优势(Heterosis):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在诸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 广义杂种优势 方向性上可分为正向杂种优势和负向杂种优势; 在功能性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体质型杂种优势(Luxuriance) 广义杂种优势 方向性上可分为正向杂种优势和负向杂种优势: 在功能性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体质型杂种优势 ⑵生殖型杂种优势(Euheterosis) 广义杂种优势 方向性上可分为正向杂种优势和负向杂种优势: 在功能性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体质型杂种优势 ⑵生殖型杂种优势 ⑶适应型杂种优势 广义杂种优势 方向性上可分为正向杂种优势和负向杂种优势: 在功能性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体质型杂种优势 ⑵生殖型杂种优势 ⑶适应型杂种优势 ?优势育种(Heterosis breeding) 即杂种优势育种途径: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公元前548年《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马和驴杂交后代骡子超过双亲的现象。 1637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关于养蚕业利用杂种优势的记载。 对杂种优势的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孟德尔(Mendel,1865)在他著名的豌豆杂交试验中,观察到杂种优势现象后提出“杂种活力”的术语。 农业上大规模利用杂种优势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 6.1 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及特点 6.1.1 遗传学基础 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学者围绕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开展了深入地研究。至今尚无比较完善的解释。下面介绍三种主要的杂种优势遗传假说。 一、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该假说首先由Bruce(1910)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杂种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显性基因的加性效应”。 它是异交生物群体赖以抵消有害突变压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显性基因的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是指非等位基因位点上显性效应的集合,即不同位点上的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 显性说认为:基因型不同的品种(或自交系)杂交,其F1内有许多不同位点上都有显性基因抑制着相对应的隐性基因,达到互相补充作用,使杂种一代表现出超越双亲的强大优势。 显性假说示意图 显性假说的不足之处 ①该假说只考虑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没有考虑等位基因的杂合本身所起的作用。无法解释数量性状是多基因遗传的,等位基因间往往不存在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② 该假说只考虑到非等位基因间的显性加性效应,没有考虑非等基因间的互作效应,无法解释F1出现的杂种负优势,无法解释自交系的产量与其杂交种的产量之间没有高度的相关性。 显性假说的不足之处 例如:两个产量自交系杂交,F1的产量按显性假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过这两个自交系产量总和110kg/667m2。因为杂种的显性基因数不可能超过双亲这种基因的总数。而实际上这个单交种的产量大大超过双亲之和,达到250kg/667m2。 显性假说的不足之处 ①该假说只考虑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没有考虑等位基因的杂合本身所起的作用。无法解释数量性状是多基因遗传的,等位基因间往往不存在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② 该假说只考虑到非等位基因间的显性加性效应,没有考虑非等基因间的互作效应,无法解释F1出现的杂种负优势,无法解释自交系的产量与其杂交种的产量之间没有高度的相关性。 二、超显性假说(Superdominance hypothesis) 该假说由East(1936)提出的; 主要观点:“处于杂合态的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效应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本原因”。 ?上位效应(Epistasis)是指某一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也称为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上位效应会导致新的代谢途径、产生新性状。 超显性假说示意图 超显性假说的指导意义 根据超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来源于基因的杂合状态,一旦纯合、优势便会消失,因此该假说可以说明为什么杂交亲本要求选配亲缘关系远的,地理来源和生态类型差别大的自交系杂交。该假说又称为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 超显性假说的不足之处: 该假说着重于基因的杂合性,同样不能解释所有的杂种优势现象。 例如:用聚合改良法,即用多个自交系通过—系列杂交将其优良基因聚合在一起的方法育成的两个自交系杂交,较之两个原始自交系杂交所得到的杂种杂合状态是降低了,而按该假说,丰产性也相应的下降,而实际并非如此。 三、基因平衡或遗传平衡假说(Genetic balance hypothesis) 主要论点是:“不同的基因型互作能使基因组的遗传平衡发生变化。杂种群体表现有杂种优势的即是双亲杂交后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