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品种发展历程及展望.pptVIP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玉米品种发展历程及展望

我国玉米品种发展历程及展望 王振华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一、玉米品种的分类 二、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三、我国玉米品种发展历程 四、我国玉米品种审定及利用情况 五、我国玉米种质变化情况 六、展望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美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1996年,我国玉米总产和单产超过小麦而跃居禾谷类作物的第2位。2009年已经超过水稻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10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8亿多亩, 总产达1.77亿吨。 据有关部门的研究推算,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利用在玉米增产总额中发挥40%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是支撑玉米生产的核心技术,品种是玉米生产的第一要素。 一、玉米品种的分类 ◆品种间杂交种:是利用两个自然授粉的品种相互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叫品种间杂交种。品种间杂交种一般较农家种增产10-20%。具有取材方便,育种时间短制种简便等特点。 ◆顶交种:是用当地优良的品种与一个自交系杂交而成。顶交种一般较农家品种增产15%左右,具有选育简单,制种简便等特点。 ◆自交系间杂交种:自交系间杂交种由于组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单交种:用两个不同的自交系杂交而成。植株整齐,生长健壮,增产潜力大,但制种产量较低,成本较高。 ②三交种: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整齐度及增产潜力一般不如单交种,制种技术上比单交种复杂,但制种产量高、稳产性好。 ③双交种:是由四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以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双交种。整齐度及增产潜力均不如单交种,制种较复杂,但制种产量高,种子成本低。 三、我国玉米品种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一批献身于玉米发展事业的有志之士,通过潜心研究,选育了不同类型的玉米新品种,形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品种结构,回顾我国玉米品种的改良,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 玉米品种改良的启蒙时期 玉米良种评选和品种间杂交种选育与应用时期 玉米双交的选育与应用时期 单交种的选育与应用时期 1、玉米品种改良的启蒙时期(1900—1949年) 20世纪初到1949年是我国近代玉米育种的启蒙和创建时期。这一时期内,我国玉米育种的先驱们在地方品种改良和自交系、杂交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1925年,中央大学农学院赵连芳率先开展了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工作,开创了我国现代玉米育种的新纪元。 1934年,金善宝发表《近代玉米育种法》,详细介绍了玉米杂交育种理论和技术。 1937年和1938年,在美国的蒋德麒和吴绍骙先后回国,带回了42个双交种和50多个自交系,由中央农业试验所主持分别在成都、贵阳、昆明、柳州等地进行比较试验,选出有利用价值的Wisc、696、Cornel l29-3等杂交种。 从1939年起,原华北农事试验场开始从事地方品种改良,选出“华农1号”和“华农2号”两个品种,在华北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抗战期间,广西的范福仁、四川的张连桂、李先闻、杨允奎等都较为系统的开展了玉米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试验,并育成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自交系和杂交种。 1947~1949年,陈启文等在山东解放区进行玉米品比试验,从太行山区引进“金皇后”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由于时局干扰,育种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虽然在一些学者的辛勤努力下,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这些成果大多未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在这个阶段,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新选育的综合种。品种呈现“多、乱、杂”的现象,产量低。至194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19372.8万亩,单产仅64.1kg/亩。 2、良种评选和品种间杂交种选育与应用时期(解放初到50年代后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玉米育种工作才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连续开展。1949年12月,全国农业生产会议召开,吴绍骙的《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发言提出:一方面选育与利用技术简单、需时较短的品种间杂交种,另一方面着手开展时间较长、增产显著的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 1950年2月农业部召开“全国玉米工作座谈会”,吴绍骙、张连桂、李竞雄、刘泰、陈启文等专家制定了《全国玉米改良计划》,根据当时我国育种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推广品种间杂交种先行,同时发展综合品种,以满足当时生产需要。 另外,还明确提出了以选育自交系间杂交种作为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农家种的搜集、整理、应用 1950年3月,农业部颁布《五年普及良种计划(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玉米良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