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犯罪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犯罪概述

案例3 被告人张某,男,24岁。某日,张某从窗户潜入王某的新婚房内,撬开房内的屉锁、柜锁及箱锁等,企图窃取财物。王某之母刘某(81岁),听见儿子房内有响动,于是用钥匙打开房门,见张某正在翻箱倒柜。刘某考虑到自己年迈体弱,家舍无邻,担心身体遭害。所以,她既未喊人捉贼,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加以阻止,只是在一旁央求张某不要拿走她儿子的东西。未获得财物的张某对刘某的突然出现,起初感到有些恐慌。但当他意识到刘某家舍无邻、年迈体弱后,便对刘某的央求毫不理睬,旁若无人地继续翻箱倒柜,最后拿走了现金5000元。张某走后,刘某即锁上房门,到公安机关报案。 问: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第二章 犯罪概论 犯罪的概念 犯罪的本质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一、犯罪的概念 (二)刑法第13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是指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具有社会危害的行为。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三特征说内容: (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对社会危害性的理解 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我国法律所保护的利益造成的实际危害或现实威胁。 2、社会危害性是行为的主客观要素的统一。 3、社会危害性评价的动态性和相对性。 (二)犯罪是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刑事违法性 1、认定刑事违法性,要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2、刑法规范应作广义理解,既包括刑法典,还包括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性 三特征说的问题 仅限于揭示犯罪的特征,没有考虑犯罪概念对于建构犯罪论体系的的作用。 没有处理好犯罪特征与犯罪成立条件的关系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犯罪的本质特征就是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法律特征就是刑法的禁止性(形式违法性) 二特征说 客观违法性与主观有责性: 客观违法性(事实层面):发生了值得课处刑罚的法益侵害事实(法益侵犯性) 刑法只能将值得课处刑罚的侵犯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法益侵犯性就是实质的违法性,包括对法益的(现实的)侵害性与(可能的)威胁性或危险性 即实害犯与危险犯 客观的违法性论,社会危害性仅从行为的客观侵害性上认识 刑法是否处罚行为,还要考虑非难可能性,即主观有责性 主观有责性(非难可能性) :能够就法益侵害事实对行为人进行非难(非难可能性) 为保障国民的预测可能性,国民具有实施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在故意或过失造成法益侵害(危险),才是犯罪 还有一种所谓的四特征说 1、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2、该行为触犯了刑事法律; 3、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严重的过失; 4、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但书的含义与功能 “·· ··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情节:是指行为过程中影响行为的法益侵犯性与非难可能性的各种情况。 不认为是犯罪:即不是犯罪 但书的功能: 犯罪定义的补充功能 构成要件解释的指导功能(应当对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 问题: 可以直接根据但书宣告无罪吗? 可以直接根据条文宣告有罪吗? 决定行为是否犯罪的标准是犯罪构成,而不是主观臆测的社会危害性大小!(积极安乐死) 处理条文时的实质解释的必要性,是否值得课处刑罚?(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 一、关于犯罪本质的学说 权利侵害说(费尔巴哈) 、法益侵害说(通说)、 规范违反说(宾丁)、义务违反说(斯卡富斯坦因)、折中说(团藤重光,即法益侵害说与义务违反说的结合) 二、法益的概念 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 刑法所保护的人的生活利益,就是刑法上的法益。 三、法益的机能 机能, 事物应有的作用或功能。 (一)刑事政策的机能 即指导立法、界定合理的刑事处罚范围 (二)违法性评价机能 什么是实质的违法性 (三)解释论机能 目的论解释下的法益确定对构成要件的意义(盗窃罪的法益) (四)分类机能(客体) (五)其他机能(形态、构造、罪数、认识错误等) 四、法益的确定 类罪定位后,个罪明确(分主次) 第三节 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 (一)自然犯与法定犯 是否违反社会伦理为标准 (二)隔隙犯与非隔隙犯 隔时犯与隔地犯 20年前建的高楼倒塌怎么办? 如何确定犯罪时间与地点? 如何适用法律? (三)形式犯与实质犯: 法益侵害说下是否承认形式犯? (四)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