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培训课件的2013.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传染病培训课件的2013

肠道传染病 预防与控制 ;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 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216856例,死亡16720人。报告发病率为238.75/10万,死亡率为1.24/10万,分别较2011年下降1.66%和上升9.02%(既往已报告的HIV感染者转化艾滋病病例为新增纳入发布数据,2012年度不参与报告发病率同期比)。;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及淋病。 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55%, 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 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 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38%。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与2011年相比,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中的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下降12.62%和3.50%,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上升3.78%和1.42%(既往已报告的HIV感染者转化艾滋病病例为新增纳入发布数据,2012年度不参与报告发病率同期比)。 ; 肠道传染病中 除霍乱和伤寒/副伤寒报告发病率上升外 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未分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报告发病 率均有所下降; 呼吸道传染病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 甲型H1N1流感、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和肺结核报告发病率 均有所下降;;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中 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 上升, 鼠疫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各1例)与2011年相同, 疟疾、狂犬病和炭疽报告发病率有所下降;;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 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 淋病和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出现 下降。 ; 2012年全国 共报告人间鼠疫发病1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均与2011年相同 共报告霍乱发病75例,无死亡,报告发病率为0.006/10万,较2011年上升211.11%; 报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1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均与2011年相同。 ;一、肠道传染病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二、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二、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三、开展应急监测; 四、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或责任报告人发现霍乱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以及病原携带者,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发现确诊1例即应作为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5-10月份对于疑似病例采便送检不低于20%。; 报告内容 包括事件的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 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肠道菌群与腹泻;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小肠内正常菌群的组成: 细菌相对比结肠少的原因: 1、胃酸和胆汁酸的灭菌作用 2、小肠强有力蠕动的清扫作用 3、肠粘膜分泌IgA及粘液的杀菌作用 小肠回肠起始部位以上细菌群为104CFU/ml以下 小肠的下段特别是回肠末端细菌上升到107CFU/ml以上。除了出现大肠杆菌科细菌外,厌氧菌数量明显增多,占90%以上。包括双歧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大肠内正常菌群的组成 不同部位细菌含量不同 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增到108 ~ 1012 CFU/ml 回盲瓣以后则以革兰氏阴性菌占优势 优势菌为拟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和厌氧性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 其次为葡萄球菌、乳酸杆菌、D组链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 肠道中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消耗氧气,利于专性厌氧菌生长。专性厌氧菌过度繁殖反过来抑制需氧菌生长,进一步抑制厌氧菌自身繁殖; 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可分为需氧菌、兼性菌和厌氧菌。最居优势的是厌氧菌,占菌群总数的99%,其中仅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就占90%,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与我们终生相随。 ; 肠道菌群的主要生理作用: ※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如在人体肠道分布数量最多的双歧杆菌能分泌多种酶,将不溶性的蛋白、脂肪、和糖等变为可溶性,以便肠道吸收。 ※实验证明,双歧杆菌还参与铁离子、维生素D的吸收。 ※双歧杆菌还能产生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