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河惠州段后监测方案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工后运营期
监测方案
广州和立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工后运营期
监测方案
编制人 : 赵 亮 复核人 : 许 才 华 审核人 : 廖 建 春 审查人 : 江 茂 盛
广州和立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1、工程概况
广高速公路惠段起于广河广州段的终点永汉镇与正果镇分界处九龙江大桥,止于石坝镇小路岭,路线全长约km,其中龙门段50公里,博罗段25公里。本工程项目采用设服务区2个(沙迳服务区、杨村服务区),互通式立交6处(永汉、沙迳、龙华、路溪、公庄和石坝),隧道3座(合口隧道、风门凹隧道、龙门山坳隧道)。路线地貌单元包括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剥蚀丘陵地貌、溶蚀盆地和河流洼地及其中的堆积地貌,并以低山丘陵区分布面积最大。路线残坡积粘土自新而老依次有第四系、泥盆系。路线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长夏无冬。)《》();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JTJ 041-200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JTG H12-2003);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资料;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工后变形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设计后服务函及设计方案;
高边坡、隧道、桥梁施工期部分监测资料。
4、监测内容
按《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工后变形监测技术服务合同》要求,本项目监测主要内容如下:
(1)桥梁
1)大跨度连续刚构、连续箱梁结构等桥面挠度变形
2)岩溶地区桩基沉降(间接法)
3)桥面观察
(2)隧道
1)拱圈变形
2)基础沉降
3)洞内观察
(3)高边坡
1)坡内部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
2)边坡地表沉降监测
3)边坡巡视
5、监测方法
5. 1控制点和监测点埋设
(1)控制点的埋设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规定,位移基准点、水准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地上位移、水准基准点;当条件受限制时,在变形区内埋设深层金属管基准点。每个独立基准网至少要有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2)监测点的埋设
1)沉降监测点
沉降监测点在基础两端各埋设各一个测点,测点埋设采用风钻钻至20cm深的小孔,然后将12mm短钢筋头打入小孔,并注胶固定。
2)位移监测
位移观测点根据沉降观测点间隔距离埋设,测点埋设采用风钻钻至20cm深的小孔,然后将直径12mm长10cm的带螺纹的钢制观测点埋入小孔内,并注胶固定,以便安装反射点。
3)隧道收敛监测
将直径8mm的膨胀螺丝直接打进隧道侧壁内,并将安装有反射片的长度为50mm的角铁旋紧在胀螺丝上,作为观测点。
4)深层位移监测
根据监测方案指定的位置,采用110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将测斜管束节连接封密,将测斜管埋入孔内,并用原土和沙子密实。埋设测斜管时保证测斜管的一个导槽垂直于监测对象的位移方向。
5.2测量方法和精度控制
(1)高程控制及沉降监测
高程基准网作业标准按照二等水准进行实测,高程系统为独立高程系统,起算控制高程为假定高程。由于测区过于分散,高程点完全联测困难,结合工程实地情况,部分作业点采用独立控制网进行监测,按照每一独立控制网布设3个以上基准点要求进行布设。
监测点按照二等水准进行施测,联测测区内基准点两个以上,以便监测起算数据稳定情况,确保监测成果稳定可靠。
(2)平面控制网及位移监测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有关技术指标要求,采用强制对中装置建立平面控制网,利用GPS静态观测方法采集控制网各个基准点高精度平面坐标。位移监测以平面控制网为基准,采用1〞级高精度全站仪以极坐标观测方法采集数据,得出各个监测点的平面位移,已及时准确掌握桥梁位移趋势。
(3)隧道收敛监测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有关技术指标要求,建立独立坐标系,采用1〞级高精度全站仪以极坐标观测方法直接观测各个监测点的坐标,将各监测点的坐标转换成点与点之间的弦长,以此计算隧道收敛变形数据。
(4)深层位移监测
本项目所有深层位移监测孔均测试两个方向。每个方向测试时,将测头对准测斜管导槽,放置测斜管底部,静置几分钟,待读数稳定后开始测读(每提升0.5m测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he-new-age-of-invention高一英语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课件.pptx VIP
- (2025)呼伦贝尔市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HG∕T 5677-2020 石油炼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VIP
- 《基于三菱FX2N控制系统的自动剥线机设计》9500字(论文) .pdf
- 奔驰500系列发动机操作手册.pdf VIP
- 天津大学学生宿舍文明住宿承诺书.DOC VIP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课件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pdf VIP
- 2024辽宁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微专题 遇到角平分线如何添加辅助线(课件).pptx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