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集团管控模式 .doc
浅谈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集团管控模式
1.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管理挑战
1.1背景:中国房地产已从“地产时代”进入“房产时代”
随着土地供应、银行信贷、房屋预售、个人按揭等一系列涉及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中国房地产业的经营环境在进行着最为深刻的变化,房地产市场在走向规范和成熟的同时,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中国房地产企业界普遍认为,2004年8月31日国家建设部关于土地转让相关制度的正式实施,成为了房地产发展史的分水岭。之前,房地产市场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发展商获得土地及运作土地的能力;之后,利润来源则主要是依附于土地之上的房产创新与增值,以前通过协议拿地及运作土地赢利的模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透明、更具竞争力的土地获取渠道,赢利模式也从土地赢利向产品赢利转变,对资本的需求更大,对产品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示着中国从此由“地产时代”进入了“房产时代”。
而随着2005年“国八条”,2006年“国六条”的相继出台,土地交易方式的变革和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不仅改变了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赢利模式,更加速了行业重新洗牌的进程,促使中国房地产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型。
1.2“房产时代”下开发商面临的经营环境问题
从经营环境看,开发商面临着来自企业内外部政策法规、客户、竞争者等各方面的压力。
(1)外部环境
其一,融资环境不佳。一方面土地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银行银根紧缩。据统计显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70%的资金都来自于银行贷款。在融资渠道单一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创新融资渠道获得巨大的资金支持,突破资金困局,抵御风险并发展壮大,是令开发商最为头痛的问题。
其二,政策环境严厉。政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房价的节节攀升,从缓和社会矛盾、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中央多次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一次比一次严厉。规范化运作对于许多实力不强的中小型中国房地产企业而言,是一次痛苦的蜕变。
其三,开发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一个成功的项目,马上被复制到全国各地,在产品设计和规划上趋于雷同,而客户消费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挑剔,对产品和物业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其四,竞争环境激烈,项目成本不断上升。仅靠单一广告宣传效果已经渐渐降低,更加注重广告、公关活动、销售的整体配合。而随着一些“大鳄”级开发商的异地拓张,更是大大挤压了中小型开发商的生存发展空间。
(2)内部环境
其一,成本的控制问题突出。由于“地产时代”土地增值带来巨大的溢价收益,开发企业普遍在成本控制意识方面相当薄弱。而随着地价大幅攀升和原材料节节上涨,造成了开发成本的不断上升,对开发成本的控制日益迫切。
其二,财务风险突出。众多资本实力不足的中小开发商在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前提下,已难以应付高昂的开发成本和规避高额的风险。房地产行业日益成为资本巨人占主导地位的游戏场所。而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已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其三,品牌竞争力不强。有专家认为,随着“房产时代”的到来,实质是进入了“大品牌时代”,中国房地产企业之间的从产品竞争层面上升到品牌竞争层面,将成为必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开发商的品牌建设仍然非常落后,主要表现在品牌意识薄弱,目标模糊,手段单一,缺乏整体统筹考虑等等方面。
其四,人才瓶颈制约了企业的快速扩张。据调查显示,除资金、土地之外,人才资源成为制约中国房地产企业快速扩张的因素之一,大型房地产公司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则日益迫切,尤其是在管理人才和融资人才方面。
2.房地产业管理模式
2.1成功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四种管理模式
在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浪潮中,中国房地产企业更加关注的是价值创造。价值创造的空间大小,又往往取决于管理模式,而事实上每个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完善价值创造模式。企业确立例行的管理模式,就像每个人一样,实际上是确立行为准则。卓越的企业正是注重因时顺势地改变管理模式,甚至以管理模式来规范资金、土地、人才的价值空间,所以才不断取得成功。以下四种管理模式对中国房地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后勤储备型:中国房地产企业是物质性很强的行业。国家政策、市场竞争以及企业自身变化等潜在风险,无时不刻影响中国房地产企业生存状态。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与后勤力量是划等号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未雨绸缪”等说明就是这种道理。充足的后勤储备,就是竞争力!当前国内有些企业大肆圈地与高薪招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松鼠型管理模式。松鼠型管理模式所指的后勤储备,实则指综合资源储备,包括资金、土地、人才以及风险措施。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国房地产企业之所以企业价值链中断甚至瘫痪,自北向南留下一大批烂尾项目,极大原因就是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