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早期特质.docVIP

第二讲: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早期特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早期特质

第二讲: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早期特质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几百个民族中历史意识最强、历史传统最悠久、历史记录最丰富的民族。历史传统是一个民族(有历史意识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和积淀的伟大的精神财富。传统本身就是一种厚重的文化,它是由人类创造、经历史筛选而传递、延续下来,并在现代有生命力,对未来仍将有影响力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意识、观念、信仰、信念、情怀、理想、风俗习惯、价值判断、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就我们国家而言,这种至少有六千年历史的传统,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辉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与文明,也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给予足够的肯定。 当然,厚重的历史意识、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汗牛充栋的历史记录,随着历史的演进给我们的民族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形成喜欢回头看的习惯势力,“殷鉴不远”、“奉天法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尚古”之风久传不衰。这一传统,近代以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它影响着我们民族对外部新鲜事物的接受,阻碍了社会改革前进的步履。对此,我们也不可回避。我们无法抛弃传统,谁也没有本事斩断与传统的联系。尤其是我们出生于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与传统的关系属于那种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类型。这里我想引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1872---1970)1921年结束北大客座教授回国出版的《中国问题》中讲“中国与其说是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个文明实体-----一个惟一幸存的实体。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它受到了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是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把中国人变成欧洲人。我遇见过对西方学术的了解和我们的教授一样多的中国学者,他们并没有失去平衡,也没有失去同他自己人民的联系。西方不好的东西——兽性、不知足、随时准备压迫弱者、贪婪——他们明白,因而并不打算吸取。他们希望吸取西方好的东西,尤其是科学。”中国文明的生存能力与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目共睹。中国人不会成为印度人,也不会成为欧洲人,他永远是中国人,这主要是文化的原因。这一点罗素看得非常准,我们不得不叹服哲学家的深邃。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要对传统文化做一番审视,至少要把握它的基本特质。而首先要从了解它的早期特质开始。下面我们先从三个视角进行梳理 一: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早期特质。 我国位于东亚大陆,一面临海,三面陆环,中间有大片内河冲积平原的地理环境中。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我们民族形成自己文化传统特质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海洋对于我们的先民来说,就像北部与西北的沙漠一样,是难以逾越的屏障,是无法征服的怪魔。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先民与古希腊罗马人对海洋的理解完全不同,希腊罗马人面对辽阔的海洋,得到的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财富增值的快乐。海洋带给他们的是开阔的心态、冒险的精神、征服的勇气、进取的意识和竞争的信念。这就形成了后来西方欧洲海洋文化的独特精神。希腊罗马人为了生存只能开拓海洋空间,因为他们背后的陆地狭窄而多山,没有条件开发出赖以生存的农业或牧业的经济模式。而我们的陆地环境条件与之不同,两条内陆大河——黄河与长江形成了两大流域开阔的冲积扇平原。这里不仅便于耕作的土地充裕,而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处于冬天相对短、夏季相对长的亚热带与温带不缺雨水的区域,是个天然的农业文明环境。而西南逐渐延伸到青藏高原、西北与北部逐渐延伸到沙漠的南边的广阔的高原、山地又是适合发展游牧业的林草地带。华夏民族居于这个区域自然条件最优越的位置,因此孕育出了最悠久、最优秀的具有明显农业特色的古代文明。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一流学者、多少年来被认为是我们民族的圣人,而且生活在离大海不远的地方。可是综观《论语》,孔子关于海洋的言论,只留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奈——海洋对他来说,只是躲避失败的地方,绝不是探险、创业的场所。而实际上当他真的“道不行”时,他都没有去海边望洋兴叹兴叹,还是向陆地的纵深去“周游列国”。到底是圣人当时说气话,还是吹吹牛,真是不得而知。一百多年后亚圣孟子在观念上也没能超出孔子,对于海洋同样是无知和无奈,所以也只能留下一句“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望洋兴叹而已。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就很容易形成以中心平原区为核心的封闭的生存体系。 而这块封闭的陆地有着广阔的空间回旋余地,中心的平原南北跨度很大、东西幅员辽阔,河流、湖泊交错分布,另外还有大面积的高原、山地环绕、缓冲。所以,它虽然是个封闭的系统,但它绝不是一个单体生态圈。“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这种宽绰的回旋空间为这个区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具备了自生、再生、继承、吸收、调整、创新、改进、提高、主调明显而多元综合的生命力。 秦汉以前,夏、商、周,乃至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