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都兰县唐代吐蕃墓葬人骨线粒体DNA研究.PDFVIP

青海省都兰县唐代吐蕃墓葬人骨线粒体DNA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都兰县唐代吐蕃墓葬人骨线粒体DNA研究

青海省都兰县唐代吐蕃墓葬人骨线粒体DNA 研究 崔银秋 段然慧 周慧 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考古DNA 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古 DNA 从青海省都兰县的唐代吐蕃墓葬中古代人骨中提取出来。我们用 4 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 因组的调控区(313bp)进行了扩增、测序。结果显示3 个个体中具有3 个DNA 序列,8 个核酸变异位点。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青海都兰唐代吐蕃人的3 个线粒体 DNA 序列分散在现代藏族人群的序列之中,未 形成独立的分支。从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断这3 个古代序列应属于亚洲谱系,关系与现代的藏族人群比 较接近。 关键词:古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Q986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 1999 年 7-9 月在青海省都兰县热水 乡血渭草场热水沟南岸发掘了 4 座唐代的大、中型吐蕃墓葬。[1] 墓地位于海拔 3400 多米 的高原地带,经纬度位置为北纬 36°09′41″,东经 98°17′11″。墓葬集中分布在一山谷两侧的 山脚下,与该墓地最大的吐蕃陵墓(都兰一号大墓)隔河相望,位于后者的右翼。热水乡位 于柴达木盆地东缘,气候干旱,空气稀薄,太阳总辐射能量较高,气温日较差大,多风,降 水量较少,属温凉干旱气候区。本次所发掘的四座墓葬位于察汉乌苏河南岸的牧场上,植被 为草原荒漠植被,比较稀疏。土壤属棕钙土,有盐化现象,碱性反应,钙积层位高, 且四 座墓墓室均比较深,文物在墓中处于无光、缺氧、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中,并与略为潮湿、 含有可溶盐的土壤接触。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使一些弥为珍贵的有机质文物(漆器、彩绘 木构件、纺织品、皮革、纸张、动物骨骸等)能够保存至今。我们采集了 3 例古代人骨样 本进行古 DNA 的研究,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所采集的样本中的线粒体 DNA 进行序列分 析, 重建当地古代居民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了解当地居民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1.实验部分 本实验的 3 个样本(99DRN M1, 99DRN M2, 99DRN M4 )采自青海省都兰县的唐代吐 蕃墓葬,遗骸的保存状态良好,骨骼两端完整,骨体无裂纹、破损。我们首先去除骨样表面 的污染,然后将之打磨成骨粉。使用 GENECLEAN® for Ancient DNA 试剂盒(BIO101,USA) 进行 DNA 的提取,然后利用4 对套叠性引物对线粒体 DNA 上的长度为 313bp 的片段进行 扩增。使用 QIAEX® Ⅱ GEL Extraction Kit (QIAGen,Germany) 纯化 PCR 产物,用于双 链 DNA 直接测序(ABI Model 310)[2-3]。所得到的序列数据用 Clustal X 进行序列的对准后, 使用 MEGA 2.1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4]。用于比较分析的群体数据从 Genebank 中获得 [5-6]。系统树的每个分支的统计学显著性分析由自举法(bootstrapping)完成。重复次数为 1000 次。 表 1 扩增用引物序列以及扩增产物的长度 注: 1.所标数字是指该引物的 3’末端的碱基在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位置,碱基编码是根据 Anderson 等 1981 发表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得出。 L 和 H 分别代表环状的线粒体 DNA 分子中的重链和轻 链 2.实验自行设计的引物用*标记,其余引物引自于 Handt O et al, 1996 的文献[7]。 2. 结果 线粒体 DNA 片段从所有 3 个样本中成功的扩增出来。所有的抽提和扩增的空白对照都 为阴性,表明在骨样的抽提和扩增过程中无可观察到的污染发生。4 对重叠引物扩增出的片 段可连接成一条 313bp 的高可变区的序列,测序结果列在表 2 中,在 3 个序列中,共发现 3 个 DNA 序列(haplotype)、8 个核酸变异位点。1 号样本有 5 个变异点:16141(A→T),16183 (A→C ),16223(C→T),16225(C→A),16234(C→T) ;2 号样本有 3 个变异点:16145 (G →A ),16209 (T→C ),16223 (C→T ),3 号样本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