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新闻专题.doc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新闻专题

常州市“十三五”循环经济 发展规划 目 录 目 录……………………………………………………………()()()()()()()()()()()()()()()()()()()()()()()()()()()()()()()()()()()()()()()()()()()()()()()()()()()()()()()()()()()()()()()()()()()()()()()()()()()()()()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建立健全我市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体系,推进我市循环经济有序发展,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结合《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规划,在《常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3-2015)》及常州市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编制。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围绕常州市“智造名城”及产城融合发展两大特色,通过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建设循环型农业体系、健全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构建静脉产业体系、发展循环型社会体系等七大任务,全面提升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循环化转变。 一、发展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沪宁线中段,属于长江三角洲沿海开放区。位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之间,东濒太湖,与苏州、无锡相邻,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安徽交界,北襟长江。 常州市辖5个区(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代管1个县级市(溧阳市)常住人口47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9.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开拓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优的态势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1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5%,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新格局转变。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816.8亿元,增长8.9%,增速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52.6%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3%,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进度的124%2015年常州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表1-1 2010-2015年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指标完成情况 污染物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减排比例%) “十二五”减排目标 COD 4.93 4.56 3.99 3.79 3.7 3.46 29.77 15.92 NH3-N 0.68 0.61 0.58 0.57 0.55 0.53 21.97 16.77 SO2 4.78 4.38 3.58 3.59 3.54 3.45 27.82 15.2 NOX 10.58 10.51 10.24 9.35 7.81 7.68 27.45 15 1 武进区绿色建筑示范区 住建部唯一授牌的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目前已有十大绿色建材、绿色建筑项目落户示范区,总投资达180亿元。在建筑垃圾处置、路灯节能改造和住宅产业化领域,绿建示范区更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全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投运,年处理建筑垃圾160万吨,可每年减少河塘填埋300亩,直接经济效益1.6亿元,而在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监管机制上,武进也开创了多个行业第一。 2 常州国家环保产业园 2001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立,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吸引了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咨询和监测、废弃物处理、节能和绿色能源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其他清洁生产企业入驻。目前已有维尔利环境工程、高科环保、河海水环境、弘驰环保、爱思特净化水环境、高化环保等20多家国内外企业入驻。 3 静脉产业园 正在形成以武进雪堰夹山为中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泥处理、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处置、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垃圾渗滤液处理、建筑装修废弃物处理等项目集聚的静脉产业园。 4 循环经济产业园 位于武进区奔牛镇,由江苏中再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常州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基地”为中心,规划占地2000亩,将形成年回收处理废旧物资约150万吨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