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综述
李珅1,2,马彩文1,李艳1,陈萍1
(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电跟踪与测量室,陕西省 西安市 71011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带来了信号采样、传输和存储的巨大压力,而近年来出现的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ed Sensing,CS)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契机。该理论指出:对于稀疏或可压缩的信号,能够以远低于奈奎斯特频率对其进行采样,并通过设计重构算法来精确的恢复该信号。本文介绍了压缩感知理论的基本框架,综述了压缩感知理论的重构算法,其中着重介绍了最优化算法和贪婪算法并比较了各种算法之间的优劣,最后探讨了压缩感知理论重构算法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信号采样; 压缩感知; 稀疏; 重构算法
中图法分类号: TP301.6 文献标识码:A?
Survey on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ive sensing
Li Shen1,2, Ma Cai-wen1, Li Yan1, Chen Ping1
(1.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of CAS, Xi’an Shaanxi?710119, China;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theory. Nex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s pursuit algorithm and greedy algorithms and explo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the end, we briefly discuss possible implication in the areas of CS data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information sampling; compressive sensing; spars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也在剧增。传统的信息采样是基于香农采样定理,它指出信号的采样率不低于最高频率的两倍,信号才能被精确的重构。该理论支配着几乎所有信号的获取、处理、存储和传输。一方面,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如超宽带通信,核磁共振,空间探测,高速AD转换器等),信息在存储和处理时,为达到采样率而需要大量的采样数据,从而导致采样硬件成本昂贵,获取效率低下甚至在某些情况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在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方面,传统的做法是先按照Nyquist方式获取数据,然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压缩,最后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或传输。显然,这样的方式造成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1]:既然在压缩中需要丢弃大多数数据,为什么不在采样时直接取得我们需要的重要数据?
近年来,D.Donoho、E.Candes及华裔科学家T.Tao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理论-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以下简称为CS。 该理论指出[1]:对于可压缩的信号,可以通过低于或远低于奈奎斯特标准的方式对其进行数据采样并精确重构该信号。与香农定理不同的是,压缩感知并不是直接测量信号本身,它使用非自适应线性投影(感知矩阵)来获得信号的整体构造从而直接得到重要的信息,忽略那些在有损压缩中会被丢弃的信息。一般来说,压缩感知涉及三个比较重要的层面 [2]:一、信号稀疏域的选取,是压缩感知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二、观测矩阵的选取,已经证明大部分具有一致分布的随机矩阵都可以作为观测矩阵。三、重构算法的设计,由于压缩感知采用的是全局非自适应测量方法,观测数量远远少于信号长度,从而数据采集量大大减少。但是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信号重建算法的软件成本。因此,CS重构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CS理论是否实用。
可压缩(稀疏)的定义:考虑一个一维信号xRN×1,都可以用N×1维基向量线性表示。为了简化问题,假设基向量为规范正交向量,使用N×N的基矩阵,信号x可以被表示为:
其中S是投影系数构成的N×1维列向量。显然,X和S是同一个信号的等价表示,其中X是在时域或空间域的表示,S是在Ψ域的表示。当信号可以仅被K个基向量线性表示时,则称信号x为K-稀疏。当KN时,如果信号可以被很少的大系数和很多的小系数表示的话,则称信号x为可压缩的[2][3]。假设信为稀疏的,那么对于0p2以及R0有:
传统思路中压缩信号就是采用这种正交变换的方式,其编码解码的策略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儿科门诊品管圈输液原因分析鱼骨图.pptx VIP
- 建筑师工作室课件2复习进程.ppt VIP
- 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_需求规格说明书.doc VIP
- 电梯困人的应急预案.pptx VIP
- 锚杆技术规.doc VIP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教材版教案:板块1 第4单元 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 VIP
- (台球厅)消防安全管理档案.pdf
- 2010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佳能 IR ADV C3520 C3525 C3530 彩色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