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炎性假瘤: 肝脏S6段可见一结节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增强扫描门脉期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大于肝实质,延迟扫描结节强化程度小于肝实质。 总结 肝脏炎性假瘤发病率低,但病变表现多样化,较易与肝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等相混淆,该病术前很难明确诊断,误诊率高达90%以上。 *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PT)是一种在全身许多器官都可以发生的肿瘤样病变,其病理特征为各类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组织炎性结节状增生,其中肺部炎性假瘤发病率较高,而发生在肝脏、胰腺、眼窝、腮腺、胸膜、胃和卵巢等脏器的炎性假瘤仅有少量报道。1953年Pack等报道首例肝脏炎性假瘤,国内1991年由冯玉泉等首次报道了5例肝脏炎性假瘤。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和对该疾病认识的深入,肝脏IPT的报道逐渐增多。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与恶性肿瘤及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相混淆。 * 至今本病病因仍不十分明确,主要有三种学说??:(1)感染学说:从食物来的一些微生物或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将菌落通过门静脉血流进入到肝实质内,形成混合有胆管上皮、肝细胞或伴静脉内膜炎的急性渗出性病灶,逐步纤维化形成炎性假瘤。(2)免疫学说??:肝脏炎性假瘤血清免疫球蛋白均显著增高,在病灶内发现多克隆特性的浆细胞,包含的主要成分为细胞角质素、Ⅷ因子有关的抗原、S-100蛋白等,免疫反应的主要成分为低分子量的细胞角质素抗体,具有辨认胆道和肝细胞的功能,诱使胆道内纤维化及局部纤维组织细胞增生,并且可合并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腹膜后纤维化、纵隔炎、Radiel甲状腺炎等。(3)真菌感染学说:真菌感染后分布在损害区的组织细胞内,诱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闭塞性门静脉炎,胆汁外溢使玻璃样纤维细胞、多克隆浆细胞和淋巴细胞高度增殖,诱发肝脏炎性假瘤的形成。 * 至今本病病因仍不十分明确,主要有三种学说??:(1)感染学说:从食物来的一些微生物或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将菌落通过门静脉血流进入到肝实质内,形成混合有胆管上皮、肝细胞或伴静脉内膜炎的急性渗出性病灶,逐步纤维化形成炎性假瘤。(2)免疫学说??:肝脏炎性假瘤血清免疫球蛋白均显著增高,在病灶内发现多克隆特性的浆细胞,包含的主要成分为细胞角质素、Ⅷ因子有关的抗原、S-100蛋白等,免疫反应的主要成分为低分子量的细胞角质素抗体,具有辨认胆道和肝细胞的功能,诱使胆道内纤维化及局部纤维组织细胞增生,并且可合并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腹膜后纤维化、纵隔炎、Radiel甲状腺炎等。(3)真菌感染学说:真菌感染后分布在损害区的组织细胞内,诱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闭塞性门静脉炎,胆汁外溢使玻璃样纤维细胞、多克隆浆细胞和淋巴细胞高度增殖,诱发肝脏炎性假瘤的形成。 * 肉眼观察假瘤体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呈黄白色或棕色。镜下可见IPL是以肝脏组织坏死后纤维组织、毛细血管增生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肉芽肿性病变?。有的文献将IPL分为四个组织类型??:以组织细胞成分为主的称黄色肉芽肿型;以浆细胞为主的称浆细胞肉芽肿型;以硬化为显著特点的称透明硬化性假瘤;此外还有静脉内膜炎及坏死型。但是,每个病灶内并非仅有一种病理成分,同一病灶其主要成分及病理类型在不同病程中尚可变化。? * 肝脏IPL较少见,在肝脏肿瘤中的比例0.5%??。IPL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少见,以青壮年居多,男女之比约为3.5∶1,无遗传背景。病灶多位于肝脏表面,少数发生在肝实质深处,通常单发??,大小多在2.0~7.0cm之间。发病部位常局限于一个肝叶,右叶多见,也可同时累及左、右叶,或发生于肝门区。? 患者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上腹部隐痛不适、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约有44%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无乙肝病史。肝门区病灶可引起梗阻性黄疸和门静脉高压??。实验室检查:多数白细胞、肝功能在正常范围,AFP绝大多数阴性,可有AST、AOT轻度升高,偶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阳性等。AFP升高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因为IPL对邻近细胞的损害或伴有肝炎及肝硬化等,造成部分肝细胞变性或增生所致??。 * IPL发展缓慢,症状较轻,未见严重并发症及癌变,预后多良好。文献中报道有的病灶可以逐渐长大??,有的病灶可以自然消退??。当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怀疑IPL时,应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取得病理明确诊断。确诊后可行保守治疗,病灶可缩小,甚至消失。然而,由于目前获得病理诊断困难,尤其是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手术切除应为最佳方案。? * MRI的SE序列在病灶的检出方面有较大的限度,因为IPL在T?1?WI和T?2?WI上与肝实质的信号差异不明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