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原因论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犯罪原因论的

第三编 犯罪原因论;一、 时间与 犯罪 (一) 昼夜 周期 与 犯罪 ;(二)自然周期与犯罪 (三)社会周期与犯罪 (四)季节周期与犯罪 二、地理与犯罪 (一)城乡与犯罪 (二)特殊空间与犯罪 1、城市死角 2、城乡结合部和社会控制真空地带 3、流动空间;第三章 犯罪的社会原因 一、经济因素与犯罪 (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犯罪 (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犯罪 (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犯罪 1、过分注重物质利益 2、极端个人主义 (四)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真空和漏洞 1、经济管理中的漏洞 2、治安管理中的漏洞 (五)贫困与犯罪;2001年3月16日凌晨,石家庄突然连续发生5起爆炸事件,顿时使数座楼房夷为平地或严重损毁,百余人被砖瓦压埋,酿成了一起建国以来死伤人数最多的恐怖案件。然而在硝烟散去进行反思的时候,人们却发现了其中的某些必然性因素。犯罪人早年在自家阳台上曾试做炸药发生过爆炸,但未引起警觉和注意;其也曾在公开场合扬言炸死有仇的邻居,但亦未引起关注;88年其因强奸入狱,9年的牢狱生活中写了两本暴露阴暗心理和野蛮行凶计划的日记,没有被人发现;其从石家庄跑到云南韦志华家折腾了20天竟未引起韦志华家人的警觉;杀死韦志华后云南警方发给石家庄警方的协查通知上竟然将“如超”写作“如朝”这一粗疏也导致其到石家庄后实施犯罪计划的顺风顺水;其竟能顺利买到大量的炸药和雷管;用来炸楼的半吨炸药被其搬了3、4次最后堆放在住宅楼下竟然没人发现;实施爆炸的40多分钟时间里,其竟能换乘3次出租车而没有被发现任何破绽。;二、政治因素与犯罪 (一)政治冲突与犯罪 (二)政治体制的弊端与犯罪 1、权力过于集中 2、政治运作过程缺乏透明 3、权力行使缺乏监督 4、控制职务犯罪的机制尚待理顺 5、人事制度方面的缺陷 ;三、教育、家庭因素与犯罪 (一)学校教育因素与犯罪 1、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 2、基础教育不够普及 3、教育方式的陈旧 (二)家庭因素与犯罪 1、不完整家庭 2、不和睦家庭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4、行为不良家庭;第四节 犯罪的个体原因 一、概念与???征 是指触引、促发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生物-生理、心理与观念等内在因素及相互关系。 特征:1、综合性;2、个体性;3、终极性。 二、生物-生理因素与犯罪 (一)性别 表一:;表二:如果你这次犯罪的目的是为了性满足,那么具体原因是什么?;(二)年龄 某市关于第一次作案时间年龄的调查统计;1、青少年犯罪 案例1:未满18岁的广州少女小芳,2001年9月与一男生恋爱并多次发生性关系,并导致小芳怀孕。在家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2002年7月,小芳在自家的卫生间里产下一个男婴。因为害怕家人责骂,即用折剪戳刺男婴的喉颈部及心脏部位。然后将男婴装进一白色塑料袋带回自己的房间,放在床下。下午2时许,小芳将男婴放置穿上,并用毛巾掩盖。三个小时后,男婴仍未死亡,遂将用塑料袋装着的男婴从家中窗口抛掷楼下。 2、老年犯罪 案例2:2003年10月21日,湖北省利川市元堡乡花坪村发生了一起集体中毒案件。当时,村民朱发斌正为亡父朱大田办丧宴,事件造成33人中毒,10人死亡的严重后果。24日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是朱发斌70多岁的母亲陈晓梅。据陈交代,其夫去世后,长子朱发斌霸占了父亲留下的几十元钱和办丧事的7000元礼金,陈因此对儿子、儿媳不满,心生怨恨。丧宴那天,陈独自坐在屋里想着很多事情,产生轻生念头,同时想毒死几个人,让儿子花钱给人家治。于是将毒鼠强投入饭锅。;三、犯罪心理原因:非观念层面 (一)情绪与犯罪 1、激情与犯罪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象狂喜、暴怒和绝望等心理状态。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限,控制能力骤减。严重者甚至出现应激性心理变态。 案例3:被告人张理积,49岁,某市政公司总经理。2003年10月8日,被告人驾车到达天安门金水桥附近时开始抛撒传单,并欲用点燃的香烟引燃车上的汽油与鞭炮等易燃易爆品,幸而被民警发现并及时制止。其被捕后,拒绝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辩护律师,性情暴躁。后来了解到,其本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1996年在绑匪绑架了其妻子与一对儿女后,被告人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时常精神萎靡不振,经常无故与人吵架,有时会突然大哭…后来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司法精神病医学鉴定,结论是:被鉴定人患心因性精神障碍---持久性心因性反应,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焦虑性激情反应,辨认控制能力明显削弱。;2、不良情绪与犯罪 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一极是肯定和积极的情绪情感,表现为欢乐、得意和振奋等;一极是否定和消极的情绪情感,表现为痛苦、失意和仇恨等。 仇恨报复心理的产生:一是早年教育的失误;二是现实中的挫折与委屈。 案例3:2003年5月17日,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张某和杨某等人去一家饭馆吃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