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课外文言文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一) 2015.7.5. 一、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④厚:丰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朝廷方治朋党 ( ) ②顾质何敢望之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 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 分)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赠送) D、后更无盗(强盗) 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0分)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注释】鹬(yù):一种水鸟。箝(qián):夹住。喙(hùi):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赵且伐燕( ) 以敝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4.为什么苏代能说明惠王中止出兵?(3分) 四、(6分)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赵威后:赵恵王妻。 发:拆封。 岁:年成,收成。无恙:平安无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使: 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 .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2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5分)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解:管仲、隰朋,齐桓公的大臣,古代有名的圣贤之人。孤竹,诸侯国。蚁壤,蚂蚁掘巢时运出地面的封土。仞,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八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春往而冬反( ) 蚁冬居山之阳 ( ) 2.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_____________(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