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话绝非满式汉语 粤语及客家话绝非古汉语活化石在网上可以看到有些文章在鼓吹普通话是“满式汉语”,其中有一篇题为《普通话是北京话吗?》,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从过去到现在,似乎是颇有点论据,可惜仔细看去,却没有什么可以站得住脚的。
不过,既然有这样唬人的文章存在,不得不予以辨明。
其中心意思可以归纳为:普通话是满清时的官话,所以必然受到满语在语音上的影响,是一种蹩脚的汉语。怎么个蹩脚法呢?一是满人学汉语时丢掉了入声,二是在汉语中增加了zh, ch, sh, ri 卷舌音。
这都是随便捏出来的,是站不住的。先谈和入声字有关的问题。
汉语中的入声实质上就是以-k,-t,-p嘴形运动为结尾的字。满语中有以辅音字母结尾的音节吗?如果没有,那么在他们学汉语时,很可能不习惯这种发音;如果有,在学入声发音时,可能未必准确,但绝不会发不出来,至少应该比现代北方人学入声更易入门和更习惯。
老夫不懂满语,只好查找,在网上找到《满语单词学习》,看其中单词,其中确有不少以辅音为音节结尾的字,随便举几个例子:
sikse / 昨天 labdu / 多 sembi / 说
如果网友有兴趣,可以上网查询。不知道满语发音时上述的“k、b、m”是否发音很短促,但可以推论,绝不可拖长音,否则就会和有元音的音节相混。如果满人学汉语学的不好,带来了满语的影响,正应该在他们学到的汉语中,出现一些像满语那样以辅音结尾的音节才对,或把一些本有元音的音节发的好象只有辅音一般,例如把三音节的“独木桥”读成两音节的“独m桥”,吞掉一个元音(陈佩斯的卖羊肉串小品中,装维吾尔族人说话,就有这类发音),而不应该把本来应该发出的辅音结尾丢掉。而维吾尔语正是属 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同属阿尔泰语系,跟满语发音机理接近的蒙古语中,大多数辅音都可以处在音节尾,所以,依同样推论,入声的消失也不应归于蒙古人对中原的统治。
认为满族人学不好汉语而使入声消亡有一大逻辑矛盾,这就是在北方汉语方言区(晋语除外)中入声皆已消失,怎么能想象满族的贵族们去劝说陕甘高原、云贵山区以及中原的穷乡僻壤的人们放弃入声发音的!
北方汉语入声的退化是早在九百几一千多年以前的时间中逐渐发生的,和满族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从总体上说,入声调是在逐步消亡着。粤语及客家话、福建闽南语和客家语中确实较好地保存了古代入声韵尾-p,-t,-k ,而同属闽南语的广东汕头话只保留了 -k,闽东福州话简化成喉塞音 -?,吴语也简化为-?,湘语和闽北语只有-m,有入声韵而没入声韵尾。由此可见,在汉语中入声的消亡是有个过程:先是三套韵尾-p,-t,-k ,退化到只有一种韵尾,如-k或-m,然后只剩下喉塞音 -?或几个没有入声韵尾的音调,最后消亡,并入平上去声调中去。这是汉语语音自身的演化,是汉人自己发展自己的语言,不要总想在外部因素中找麻烦。
下面讲和zh, ch, sh, ri 卷舌音有关的问题。为什么北方汉语方言中出现这几个音,这是一个极难说清楚的问题,就和俄语中读p时为何发颤音,德语中发r时为何要让小舌头颤动,日语中为什么 r、l 不分等等类似,只能承认不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不过,这几个卷舌音和满语有没有关系却是可加以说明。
如果,这几个音出现确实是因满族人或满语的影响,那么在他们影响较大的地方或方言,这几个音应该和z c s分的很清楚,或在发z c s时常发成 zh ch sh 。大家知道,东北是受满族影响较大的地区,而在辽宁、吉林不少地区的人们在早年恰把 zh ch sh发成z c s。在电视上播对东北某些较偏僻地区的中年以上的人的采访时,仍可听到这类把吃饭说成“呲饭”,把老师说成“老厮”。当这里的人们知道自己的发音缺点时,为了改进,又矫枉过正,把一些本该发 z c s发成 zh ch sh ,如把小翠说成小吹(去声)。于是,即使不是偏僻地区的老年人,东北人也有把这两类音搞混的现象。
此外,网上有讲满语知识的文章说,在满语中 s sh 是不分的。又怎么能到中原后在汉语中的 s 之外再创一个sh音?
由此可知,说满族人偏爱 zh ch sh ri ,并把它带入普通话,是没有道理的。
普通话绝非“满式汉语”!那么是一种什么语言?是什么人的语言?先讲一段经历。
1955年我从外地来北京大学学习,感觉到周围的人多能说北京话(当时还不流行普通话这个词),但没有一个人说着象《龙鬚沟》或《骆驼祥子》电影中那种京腔,问从北京的中学考来的同学,他们说,要想听真正的北京腔,胡同里的老人们那里可听到,最好到前门外蹬三轮的那里去,那里集中。当时北大的多数教师和同学,说的就是普通话,由有些人的发音中你可能猜出他大概是哪里人,但是,他们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重庆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助理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国际医学研究报告清单及规范:5-CARE Checklist 案例报告.docx
-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doc VIP
- 武汉理工大学855信号与系统2022考研真题试卷.pdf VIP
- 爆破行业风险评价方法、爆破作业风险分级管控指南、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台账.pdf VIP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国际贸易学_金泽虎主编_电子教案.ppt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医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职场 性格25PF测试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