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的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常见的意象 1、 1)、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寄托功名无成、岁月早逝的感伤。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明月是国家兴衰的见证。 李白的《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边塞凄苦生活、相思生活的见证,往往与“乐”相配 边塞诗除了较常见的雪山大漠、戈壁长河、戍楼烽火等意象外,运用最频繁的意象主要集中在“月”与“乐”两个方面。如高适的《塞上吹笛》: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鸣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王之涣的《凉州曲》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楼 “楼”的意象在古代词曲中常以惆怅的抒情模式出现。辛弃疾在《鹧鸪天代人赋》中替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抒发闺情。词中道:“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在述愁之作中,表登楼或倚楼的词和表凭阑或倚阑的词基本上可以互换。 范仲淹说“明月楼高休独倚”(《苏幕遮》),辛弃疾则说“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韩曙说二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浪淘沙》),张锐则说“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菩萨蛮》);冯延巳说“泪眼倚楼频独语”(《鹊踏枝》),李缘则说“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摊破洗溪沙》);张炎说“有斜阳处,却怕登楼”(《甘州》),潘舫则说“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南乡子》)。两两对照,相映成趣。而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楼是生愁的地方,亦是消愁的地方。楼何以会成为生愁或消愁之地?一字以蔽之,望。楼为制高点,登高便于极目远望。远望则可睹景怀人,睹景思乡,睹景忧其国。从而引发相应的愁绪。欧阳修《踏莎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邀,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张异《离亭燕》:“多少六朝兴废事,尽人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三首词分别抒发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三种典型的愁绪,即离人之愁、羁客之愁和志士之愁。柳永《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应读作“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温庭摘《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籁洲。”邵亨贞《兰陵王》:“暮天碧,长是登临望极。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凭栏起叹息,人隔吴王故国。”反之,远望亦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王禹倡《点绛唇》:“平生事,此时凝娣,谁会凭阑意。”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谁会凭阑意”与“无人会,登临意”,以今天的语言出之,即“谁能理解我凭栏远眺的心情”和“无人领会我登楼远眺的心情”。从这两首宋词的语境及主旨来看,“凭阑意”与“登临意”无疑是忧愁的一个借代,只是忧愁之内涵有别,前者为怀才不遇抱负难酬之惆怅;后者为故土沦丧收复无日之怨恨。更可叹的是,登楼远望甚至反而会加重内心的烦忧苦闷。借用李清照的一句词,那便是“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萧》)。 3、水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水”作为意象,主要有两种暗示,一是暗示时间,二是暗示情绪愁思。 暗示时间的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暗示时移世易、朝代更替的。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唯见长江天际流。”宋代王安石词《桂枝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等等,都以水自然流逝来暗示时代变迁,给人颇多伤感。 第二类是暗示历史的不可逆转性。如宋代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南宋辛弃疾词中的《鹧鸪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等,表现了诗人们一方面歌颂古代英雄之业绩,另一方面也慨叹人生之短促,给后人以启迪。 第三类是暗示事物的盛衰变化。如柳永词《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杜牧《金谷园》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作为情趣愁思的意象。如唐代白居易词《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温庭筠的《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五代冯延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