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当手机网民在2012年首次超过传统PC网民的时候,就宣告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这个不断追求轻量化、社区化的信息时代,从传统网络环境下移植到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微信为代表的OTT应用的推出及强势推广,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当下移动互联网用户对移动即时通讯与社交的需求。以小米米聊、腾讯微信为代表的此类应用快速发展,短期内便获得千万量级的用户。经过2011年大幅度增长后,以微信为代表的此类应用在2012年上半年的使用率开始趋于平稳。2013年10月,微信的注册用户更是达到了6亿,其中包括1亿海外用户。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预测,全球运营商的短信业务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将逐年下降,2017年全球短信业务将比2012年下降约130亿美元,而OTT消息类业务在移动消息业务量中的占比将超过40%。所以在这样一个传统电信业务特别以短信业务和语音通话业务为代表的逐步走向衰落的大环境中,微信很大程度的冲击了运营商并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且把控了市场,这对运营商而言自然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两方博弈在所难免。1.2 研究意义目前,微信已经赢得了上亿用户的青睐。作为一种“移动即时通讯+移动社交”的新型传播媒介,微信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它在信息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打通了手机通讯录与微博和QQ之间的障碍,使人们的社交网络从原有的“弱关系网”开始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网”转变,满足了当下用户们移动社交的新需求。而正因如此,运营商企业务必加紧重视,制定出合理的战略一应对急剧变化的大环境。因此,分析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因素、作用效果、影响程度以及研究运营商应当作出的反映和决策也成为学界备受关注的热点。这将是一项非常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1.2.1理论意义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又一次深刻的塑造着一个新的媒介环境,同时也又一次的对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对近年来快速涌现的各种新兴移动互联网应用,学界虽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依然存在许多没有涉及到的空白领域,以微信为典型代表的此类应用便是其中一例。现阶段虽然人们对其关注与日俱增,但总体来说,有力度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因此,从这点上的意义来说,当下对微信进行研究,可以填补相关研究的一区空白,从而吸引更多的学者来关注到这个领域中。1.2.2现实意义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竞争日趋激烈,搞清微信等OTT应用急速发展的原因、趋势,针对具体情况理性做出战略决策,是网络运营商最迫切的需求。如何从竞争与合作的角度为运营商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多方受益,将是本研究的直接目标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 微信及传统电信业务概述2.1微信概述2.1.1微信的概念与特征微信是腾讯公司向用户提供单人或多人参与的跨平台的通讯工具。在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基础上,研发推广涉猎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游戏、音乐等多种功能。微信是一款免费的、可即时通讯的移动社交类软件,只有下载特殊聊天表情或者购买游戏道具时才会生成资费。其登陆有两种:一种是借助手机号,一种是借助 QQ 账号,运行时产生的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代为收取。微信的功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免费移动通讯”“免费”一直是微信吸引国内用户的一个重要特点。长期以来,国内移动通讯市场被几家巨头公司所垄断,不合理的收费模式导致的高额通讯费用始终在人们的消费支出中占据过高比例。微信的出现,正好迎合了时下手机用户降低通讯成本的“刚性需求”。智能手机用户利用微信,仅需少量流量就可随时随地与他人通过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讯。微信跨过了通信运营商,克服了长途、漫游的障碍,其近乎免费的通讯服务对传统的移动通讯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弹性式社交弹性社交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的 color 公司推出的color应用。与现有的基于强关系(人人网等)和公众关系(新浪微博等)的 SNS不一样,弹性社交主要体现在社交关系的变化和不确定上,它打破了传统处于稳固状态下的社交方式,使人们可以基于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空间及相同的兴趣话题来进行社交。弹性社交是社交网络和移动设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具有移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微信在强关系的基础上,对弹性社交也进行了很好的开发,微信中的“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雷达加朋友”及“扫一扫”等功能都可以用来建立弹性社交网络,通过这些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随时与周边的人建立起一个临时的社交网络,而这个社交网络中的每一个点(用户)都会随着位置的移动而发生变更。这种性社交网络,使微信用户的社交变得更加即时、便利、广泛和活跃。3. LBS、二维码与 O2O 通过加入基于位置的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