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模拟和素材.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刑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目的 [B]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 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D] 未完成犯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2.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A] 犯罪对象?? [B] 犯罪的同类客体? [C] 犯罪的一般客体 [D] 犯罪的直接客体 . 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A] 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 [B] 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 [C] 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 [D]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 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认定为()。[A] 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 伪证罪 [C] 诈骗罪的共犯? [D]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5.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A] 有故意犯罪? [B] 遵守监规 [C]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D] 接受劳动改造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A] 诈骗罪 [B] 盗窃罪 [C] 抢夺罪 [D] 抢劫罪 7.中国公民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A] 背叛国家罪 [B] 分裂国家罪 [C] 间谍罪 [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对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必须是行为人()。[A] 导致该婴幼儿死亡 [B] 出于出卖的目的 [C]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 [D] 完成了该行为 9.依照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A] 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B] 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C] 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 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 [A] 剥夺政治权利 [B] 拘役 [C] 管制 [D] 有期徒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A] 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 [B] 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仍然构成抢劫罪,共同抢劫数额是3000元 [C] 甲、乙、丙、丁4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盗窃,甲提供了一辆自行车,届时甲因害怕未去,由乙、丙、丁3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手表,在这起盗窃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预备 [D] 行为人A邀约B一起去教训C,由于B早已对C恨之入骨,欣然答应,且心中暗暗有了杀害C的意思,但未将此意告诉A。第二天,二人共同去C的住处。进入C的房间后,B基于杀人的故意,A本着伤害的故意对C实施暴力,C很快死亡。A构成故意伤害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二人成立共同犯罪,而且都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下列与犯罪故意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A] 防卫过当时,行为人的罪过可能是故意 [B] 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应该有过失,不可能无罪 [C] 甲试图故意伤害乙,由于乙躲闪,匕首刺中了丙并导致其死亡。对乙而言,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对丙而言,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 [D] 甲欲盗窃枪支,但只取得一般财物的,仍应成立盗窃罪 .以下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相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向被害人黄某的房间开枪射击,但黄已于2小时以前自然死亡。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