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报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壁报奖。

103 年 7 月 5 日 1. 恭賀動機系陳文華教授榮獲俄羅斯國際工程院院士。 2. 恭賀動機系葉廷仁教授、材料系廖建能教授榮獲 102 學年度校傑出教學獎。 3. 恭賀材料系賴志煌教授榮任磁性技術協會第 12 屆理事長。 4. 恭賀化工系林榆喬同學(指導教授:陳信龍教授)榮獲 IUMRS ICEM 2014 暨 103 年材料年會最佳 壁報獎。 5. 賀工工系藍裕斌、林采薇、黃哲憫、柯柔安同學(指導教授:簡禎富教授)組成的「A Plus」隊參 加第一屆東森盃 big data 校園爭霸戰榮獲第一名。 6. 賀工工系陳冠名、鄧雨青、簡易佳同學(指導教授:王小璠教授)參加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主辦之 2014『工業工程與管理』大學生專題論文競賽榮獲優等獎。 7. 賀工工系陳照元、鄭婕、邱椏峻同學(指導教授:黃思皓教授)參加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主辦之 2014 『工業工程與管理』大學生專題論文競賽榮獲優等獎。 8. 賀工工系鍾少軒、徐聖寰、陳芷綾同學(指導教授:黃思皓教授)參加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主辦之 2014『工業工程與管理』大學生專題論文競賽榮獲優等獎。 9. 賀工工系鍾少軒、徐聖寰、陳芷綾同學(指導教授:黃思皓教授)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主辦之 103 年度『工程論文競賽工業工程組』榮獲銀牌獎。 10. 2014 工學院『全球工程師』學生暑期海外實習錄取名單 碩禾電子材料:黃翊瑋(材料) 聚陽實業 :張人仁(工工) 台灣贏創 :許瑞文(化工) 威剛科技 :魏妤安、曾昱誠(工工)、程紹鋼(材料)、陳佑祥(動機) 智威科技 :張智凱(工工) 天瑞企業 :洪語彤、顏榆欣(化工)、張家豪(材料)、王張安(學士班) 和碩聯合 :劉侑群、陳宏銘、簡翊真(工工) 華格電子 :金 鋐(奈微)、曾祥宇(材料)、辛柏寰(化工) 銀泰科技 :何勁宏、簡遠哲(動機) 聯華電子 :鄧雨青、陳照元(工工)、陳一葦、潘姿文(材料) 鴻海精密 :黃偉嘉、鍾唯兌、楊順安、鄭尚宜(工工)、呂怡慧(化工) 1. 動機系白明憲教授協助『正崴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耳機聲場模擬技術研究』研究計畫。 2. 材料系杜正恭教授協助『安全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廢棄物資源再利用及高質化技術 - 從太陽 能切削廢漿料開發商用高電容矽基鋰電池負極材料之研究(2/3)』研究計畫。 3. 材料系賴志煌教授協助『昇佳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磁性定位系統研究』研究計畫。 1 103 年 7 月 想像有多遠,夢想就有多遠 球面人工視網膜讓盲人可望閱讀 ~專訪范龍生教授 撰文、攝影/陳千惠 圖片提供/范龍生 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教授范龍 生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短短四年期間研發出高解 析度的軟性球面人工視網膜,可以讓視網膜病變 的盲人有望看得到 14 級字體的書,這項突破性 的研究正進行動物實驗,並於第七屆「世界人工 視覺高峰會議(World Congress on Artificial Vision)」上受邀演講,成果受到國際矚目。 近年來微機電系統研究的應用崛起,從國 防,生醫檢測到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大眾使用 的智慧型手機如陀螺儀,電子指南針、加速器等 已是必備,每年產量龐大。范教授恭逢其盛,見 證也參與了它的萌芽與成長階段。 范龍生教授於『世界人工視覺高峰會議』上受邀演講 「我一直非常幸運,能在很好的學習與研發環境下成長。」范教授說道。他在 80 年代末期於美 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電機博士時,因指導教授的引薦而共同開啓了機電控制微小化的研究風潮, 他提出用 IC 微製程去製造微小的機電結構,且成功在晶片上做出第一個微馬達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