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好课:教材处理既要“得体”,又要“得法”试卷.doc

好课:教材处理既要“得体”,又要“得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课:教材处理既要“得体”,又要“得法” 2015-12-17?余映潮?新课程研究 1 课堂阅读教学,在教材处理上,需要“得体”,需要“得法”。 所谓“得体”,就是教师在备课、教学之中有明确的“文体”的意识,知道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文体特征,特别是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表达特点。 日常教学中,不“得体”的教学随处可见。比如: 教学鲁迅的《药》,不是从小说深沉的内涵、人物的性格特征、笔法的精致细密等角度去指导、引领学生品析欣赏课文,而是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课堂演出活动,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时时漾起阵阵笑声。 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不去指导学生赏析作者引用童话说道理的艺术手法,不去指导学生品析作者在文章首尾所点示出来的深刻哲理,而是远离课本,远离学生品析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组织起“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的讨论活动。 教学美文《散步》,不精致地设计把握课文文意、赏析景物描写、品味优美语言的课堂实践活动,在粗略地了解课文之后,就将学生引向“孝敬父母”的讨论。 教学小说《凡卡》,不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篇小说作品,教学之中绝口不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衬托手法”等与小说作品有关的赏析角度与基础知识,不引导学生细细品析课文中对凡卡苦难的描写,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谈感受,要求学生说“我与凡卡比童年”的体会。 甚至还有一些相沿成习的做法,教学《愚公移山》,非得讨论“愚公为什么不搬家”、教学《黔之驴》,非得讨论“驴子怎样才能避免被吃掉的命运”,教学《杨修之死》,一定要讨论“如果你是刘备你会杀杨修吗”等,同样都是不“得体”的做法。 不“得体”的教学,同时也是不得法的教学;它没有关注文章的深刻内涵与艺术特征,知识氛围苍白,绝非“好课”的教学。 概括而言,所谓“得法”,就是教师的备课、教学之中有“教学方法”的意识,关注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与灵巧,关注教学方法运用的雅致与朴实。 不得法的课堂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有比较大的比重。如: 1.不知道运用教学方法,课堂上或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或一纸作业做到底。 2.无“教学思路”设计的意识,教学中无切分、无过渡、无小结、无讲析。 3.手法单调,不思创新,理解、品析课文的几乎所有过程,都让学生“用句式说话”。 4.上课时要么不进行字词教学,要么一个一个字词地问学生,教师的“你来说”“还有谁”的单调话语反复许多次。 5.不知道名篇、重要课文、难文的教学需要事前的铺垫,不交代作者,不介绍背景材料,或者课上了一大半甚至要等课快要结束时才穿插一下有关背景材料。 6.难点内容的品析、动笔写作的活动、学习方法的运用、课文朗读训练,教师都不进行“示例”,甚至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 7.不关注对全班同学进行“集体训练”,不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动笔训练”,不告诉不指点学生如何在课堂学习中做好学习笔记,不强调学生的“课中积累”。 8.课堂教学中的“碎片”多,没有精读训练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单个对话次数频繁、数量很大。 9.教师的评价语粗糙单调、没有知识性,水平低于学生的课堂发言——“非常好”三个字成为最机械的课堂评价语。 10.课堂上不安排学生安静读书、思考、写作的时间,大量运用“小组学习”的形式,热闹的小组活动代替了学生的个人阅读。 11. 花哨手法多,课堂上掌声不断,音乐声不断,课前准备好了的“展示”活动不断,让学生“对某某说话”的指令不断,课末的“迁移拓展”不断。 …… 不得法的教学,表现不出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更表现不出教师的教学技艺,课堂教学的手法不美,内容不深,知识不厚,学生当堂的收获不大。不得法的教学,是教学水平很低的教学,同样不是“好课”的教学。 2 教学不“得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的教学上。大面积上的小说阅读教学,直白无味,很少到达“手法”、“技法”、“写作艺术”的深度。 小说教学要做得比较地“得体”与“得法”,需要把握如下基本要求: 1.教学铺垫到位。古今中外名家的经典作品、名作的节选、陌生作家的作品, 教学中都需要有一个比较认真的铺垫过程,以让学生知晓背景知识,拉近与作品的距离,顺利进入品读赏析。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林黛玉进贾府》、《棋王》、《变形记》等篇章的教学,都离不开这样重要的教学细节。 2.艺术处理教材。即科学地精致地艺术地利用课文,设计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师处理教材、设计品析鉴赏活动的主要方法有:用于短篇的多角度反复品读法,用于长篇的选点精读法和课中片段比读法;还有非常美妙的专题式读法等。 一般而言,在小说作品的教学中,比较好的教材处理的策略就是在整体把握文意基础上的“选点”。即,或选取课文的最丰厚之处,或选取其最优美之处,或选取其最精致之处,或选取其手法最特别之处,或选取其最繁难之处,组织起深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