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职高2015年春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doc

巴东职高2015年春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东职高 考时: 满分:90分 制卷:李良炜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 1. 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忍俊不禁(jīn) 坚韧(rèn) 精神抖擞(shǒu) B. 人迹罕(hǎn)至 蹒跚(shān) 鞠躬尽瘁(cù) C. 孜(zī)孜不倦 拮(jié)据 惴(zhuì)惴不安 D. 参差(chā)不齐 点缀(zhuì) 锲(qiè)而不舍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无稽之谈? 不屑置辩? 按部就班? 相濡以沫 B. 头晕目眩 ? 迫不及待? 别出心裁? 直截了当 C. 左右逢源? 见异思迁? 浮想联翩? 一愁莫展 D. 再接再厉? 叱诧风云? 谈笑风生? 广袤无垠 3. 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位哲人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_____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贫困时便不贫困,苦恼时有_____,挫折时有_____,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_____。” A. 只有 鼓励 方向 安慰 B. 只要 安慰 鼓励 方向 C. 只要 方向 鼓励 安慰 D. 只有 鼓励 安慰 方向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_________可以使万吨的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____为西南腹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 因为 所以 而且 B. 既 又 从而 C. 既 所以 从而 D. 因为 又 而且 5.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变革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90”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潇洒”和“任性”,他们同样承担着来自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压力。 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C、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做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D、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上,比所有粮食都高。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大家赶快做好准备,”张老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说:“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C、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7. 下列句子运用夸张手法不当的一句是( )。 A. 山高水险石卡卡,红苕洋芋包谷耙。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等到大米找回来,娃娃已经满地爬。 B. 王老汉种的甜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C. 面片擀得一张纸,面条切下一条线,下到锅里莲花转,盛到碗里赛牡丹。 D. 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8. 下列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淀》是一篇写人散文,叙述了一群青年妇女在抗日斗争中成长的故事。 B、《拿来主义》是鲁迅的著名杂文,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C、《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D、《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英国的莎士比亚。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9-10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 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 10. 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