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 辨析选项 据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间,可以判断中华民国建立推动人们审美观念变化,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故选B项。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项错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还没有城市化, C项错误; D项说法错误,不属于社会原因。 答案 B 【拓展延伸】 多角度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四个时间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2)变迁原因:①“欧风美雨”的影响;②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③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④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3)变迁规律:①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②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③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④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变迁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模块链接] 主题四 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角度全面理解 近代的“中国梦” 【考题7】 (2012·福建文综,38)(节选)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梦”历程的理解认识。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两人重视教育发展、以教育救国的共同主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的时代意义,再根据时代背景分析其失败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提示的时间“1949年3月”,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的时代内涵。 答案 (1)主张:教育救国。 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 (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拓展延伸】 近代中国主要的“救国”思潮 (1)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发展资本主义,维护清朝统治,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资本主义改良思想。其思想内容有:“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最终没能挽救清朝的腐朽统治,更没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以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振兴中华,创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是其思想的主体。 (3)民主与科学思想。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促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其局限性在于这种思想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因而也不可能指导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4)实业救国思潮:以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抵抗外来侵略成了爱国、救国、富国、强国的明智之举。作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封建王朝出卖民族利益的对立物出现的,其内涵在近代中国不同阶段不断得到丰富,对整个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连线高考] 【题源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 欧阳哲生等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苏武传鲁人版必修4-副本研究.ppt
- 03产品批准文号常见问题申报汇总研究.ppt
- 1.3DF冰淇淋品牌营销策略研究.ppt
- 【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1.1.2淀粉、纤维素新人教版选修1研究.ppt
- 03第03章轴向拉压变形研究.ppt
- 1.3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研究.ppt
- 【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2.1.1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食物的酸碱性新人教版选修1研究.ppt
-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研究.ppt
- 【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2.1.2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新人教版选修1研究.ppt
-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