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八大财经绿脸
2010年中国八大财经绿脸
伴随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前进的脚步,也会出现一些与发展大趋势形成强烈反差的人物。对他们个人而言,可能意味着不如意;对财经界而言,往往具有鲜明的启发性。我们将这些代表性的人物称为“财经绿脸”。今天我们呈现的“财经绿脸”,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面孔,也有略显陌生的面孔。
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从严格意义上说,也没有永远的失意者。我们推出《2010年中国八大财经绿脸》专题,并非对这些人物盖棺定论,而是以盘点其言行、处境的方式,竖起一面可供大家比照的镜子。
1金岩石(博客)
入选理由:如果没有美国老中医跨洋追债引发的诚信危机,年底时节正是金岩石演讲最忙的时候。就在12月3日晚间,他还在央视节目中现身,与多名财经界红人辩论“当下该不该买房”,而这已是金岩石最后一次以国金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公开露脸。12月4日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受金岩石辞去首席经济学家的申请。
今年55岁的金岩石,曾经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索罗斯的中国门徒”、“纳斯达克市场的活字典”。
金岩石1977年考取南开大学经济系,1987到1989年,金岩石作为索罗斯基金学者,到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并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也是他被称为“索罗斯的中国门徒”的原因。1991到2001年,金岩石在美国从事证券业,期间涉嫌欺诈诉讼,两次被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取消准入美国证券业的资格。2001年,金岩石回国加盟湘财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主管国际业务, 2008年加盟国金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
在市场中金岩石以“敢说”而著称。没多少人去探究他的观点的准确度有多高,但“大嘴”确实为金岩石带来了较高的知名度。2007年,面对如火如荼的股市,他预测上证指数将涨到8000点,去年,他又预计五年内京沪房价会再翻一倍,“以今年1月1日的价格为基准,5年内至少翻一倍,北京、上海的房价很可能会突破30万/平方米。”
金岩石的“滑铁卢”来自一位美国老中医的微博,因为金岩石欠下其2.5万美元的债务,该老中医发帖寻找金岩石的下落。之后,媒体又通过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等渠道多方调查,意外发现金岩石不仅仅是违规操作欠下债务的经纪人,而且更是一个多次违规操作被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裁决24个月特别监视处罚的人,甚至由于金岩石未被执行特别监视处罚而遭到禁止入业。更有媒体报道,虽然金岩石自称创立了美国三普证券,但据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的三普文件显示,无论是公司创立过程,还是股东、高管内容,都未提及他的名字。
金岩石辞职了,但余波未尽。
公众质疑最多的是,拥有美国国籍的金岩石在国内证券公司任职前,相关券商是否对其进行过从业经历、诚信状况等多方面的详细调查?对于头顶华尔街“光环”的海归,又如何避免“鱼龙混杂”?
金岩石的诚信问题被曝光是件好事,希望能有相关措施,避免更多的诚信问题出现。
2陈晓
入选理由:陈晓作为国美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与创始股东亦是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展开了长达一年的控制权之争,至今尚未完全尘埃落定。
客观而言,陈晓作为黄光裕选择的“看家人”,在黄光裕涉案失去自由后,对公司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随之启动的“去黄光裕化”行动却招致了舆论谴责,黄光裕家族亦展开了围剿,声称陈晓离开是稳定公司的惟一出路。也有不少人认为,职业经理人不能因为把公司管理好了,就可以夺取公司,就好象一个保姆取代这个家主人的位置。
陈晓可谓是里外不是人了。
国美电器股权之争,起于2008年11月底黄光裕被捕后。
2009年6月,陈晓在黄光裕被羁押半年有余,国美债台高筑、面临破产之时,引入贝恩资本,帮助国美渡过了难关。但附带的一系列苛刻条款,如要求陈晓的董事局主席任期至少3年以上,并确保贝恩3名董事人选等,却让黄光裕心生疑窦。随后,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通过庞大的股权激励方案笼络老臣,不顾大股东黄光裕的反对任命贝恩的三名董事进入董事会,彻底成了黄光裕眼中的“乱臣贼子”。
2010年8月4日,黄光裕一封要求召开股东大会罢免陈晓等职位的函件,正式拉开国美控制权之争大幕。8月5日,陈晓决定起诉大股东黄光裕在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违反公司董事的授信责任及违反信托责任,并向其寻求赔偿。
对于陈晓的这个决定,舆论却不以为然。陈晓迅速被口水淹没,背上了欺主的骂名。尽管他几度强调自己是要为“全体股东负责”,但显然无法打消公众对其真实动机的怀疑。
经历57天拉票战后,在9月28日股东大会上,顶着巨大道德压力的陈晓胜出留任,黄光裕收回增发权。
然而,国美之争的战火尚未熄灭,陈晓又身陷闹得沸沸扬扬的“说谎门”事件。
香港独立财经评论员戴维·韦伯11月22日发表文章称,“2008年12月10日,国美电器在报告中称‘与供货商的生意、运营和关系保持正常’。
文档评论(0)